湖南抗日英烈·凌則民
中國遠征軍第五軍第九十六師第二八八團團長,1942年4月21日于緬甸平滿納附近陣亡
凌則民(1911—1942),字堅瑜,湖南平江縣城關(guān)鎮(zhèn)人。先后就讀于平江縣啟明女校附屬小學、天岳書院明傖中學,后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步科。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副兼軍官教育班班長、團長等職。
1939年11月15日,日軍第五師團等在廣西欽州灣登陸,侵占欽州。24日,占領(lǐng)南寧。12月4日,攻占昆侖關(guān),切斷了中國華南國際交通線。中國調(diào)集大軍進行反擊,第五軍主攻昆侖關(guān)。凌則民時任第五軍第九十六師第二八八團團長,該團擔任正面主攻昆侖關(guān)的重任。17日,凌則民率部向昆侖關(guān)攻擊,重創(chuàng)日軍。經(jīng)過18天激戰(zhàn),至1940年1月4日,第五軍收復昆侖關(guān)。戰(zhàn)斗中,凌則民不幸左腿中彈負傷,被送往后方醫(yī)院治療。1940年2月,凌則民傷愈重返部隊。
1941年12月20日起,日軍不斷空襲緬甸仰光、毛淡棉等地,英飛機半數(shù)被毀,日軍完全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quán)。1942年春,日軍擴大對緬甸的侵略,企圖截斷中國的國際交通線。中國根據(jù)1941年12月23日簽訂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xié)定》,組成轄有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的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
1942年2月,第5軍集結(jié)滇西芒市、龍陵一帶待命,3月初開始入緬。18日,第九十六師由芒市入緬。23日,到達臘戍。4月1日前后,到達平滿納。平滿納是仰光、曼德勒之間的一座城巿,橫跨仰曼公路和鐵路。
4月2日至3日,經(jīng)過偵察地形,按軍部預擬,以第九十六師為核心師,第二〇〇師、新編第二十二師為左右翼,開始構(gòu)筑工事。第九十六師奉命固守平滿納。自3日起,每日都有十余架日機在平滿納及以北地區(qū)轟炸掃射。
16日,日軍第五十五師團以步騎200余,戰(zhàn)車6輛,向第二八八團也那警戒陣地進犯。凌則民率部靈活應(yīng)戰(zhàn),多次將敵擊退。17 日,日軍步騎兵百余人及戰(zhàn)車8輛,向第二八八團新昂久警戒陣地攻擊,另有騎兵六七百由側(cè)翼迂回而來。凌則民分兵將日軍擊退。18日,日機整日轟炸,重炮轟炸第二八八團主陣地。日軍以便衣隊與步兵向第二八八團楊木則陣地進攻,連續(xù)5次,都被第二八八團守軍擊退。
18日16時許,第九十六師接到軍部命令,要求其爭取時間,不必作頑強的決戰(zhàn),放棄平滿納。第二〇〇師、新編第二十二師趕赴仁安羌救援被圍的英緬軍,只留軍工兵及平射炮各一連配屬第九十六師。日軍乘機進占第二〇〇師和新編第二十二師陣地,對平滿納形成三面包圍之勢。22時,杜聿明命令第九十六師轉(zhuǎn)移。
19日晨,日軍大舉進攻平滿納,發(fā)覺第九十六師已經(jīng)撤退,于是以步騎兵2000余人分3路追趕。第二八八團掩護營于500高地及249、251 、253公路牌等處遭日軍攻擊,我軍展開反擊,先后斃敵150余人。8時后,凌則民率第二八八團主力在642高地進入陣地,擊退日軍多次進攻。
20日,日軍飛機大炮分別向吉同崗、642高地狂轟濫炸,步兵 2000余以包圍之勢向吉同崗進犯,另有步兵千余向642高地猛攻。 自晨至晚,日軍全力向第二八六團及凌則民的第二八八團猛攻6次之多,均被擊退,敵我雙方傷亡重大。
21日7時以后,日軍以一個很長的縱隊由642高地東側(cè)北進。凌則民令迫擊炮連阻擊,并派兵截擊其后尾。因第二八八團正面的日軍不斷增加,凌則民率部與日軍惡戰(zhàn)時,右腿中彈,猶裹傷續(xù)戰(zhàn)。腰部又中一彈,仍揮眾前進。后因頭部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1歲。
1986年經(jīng)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追認凌則民為革命烈士。
(瞿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