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日英烈·孫開楚
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后勤部軍工部政委,1942年5月亍山西遼縣 (今左權縣)十字嶺陣亡
孫開楚(1910-1942),湖南郴縣(現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人,出生于貧農家庭。1922年,考入美國教會辦的郴縣新華中學就讀。1924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學生反帝愛國運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初,回到郴縣良田鄉從事農民運動。良田鄉農會成立時,他被選為農會文書。8月,調至縣農民協會任宣傳委員。為推動全縣農民運動的發展,他曾帶動300多名教師到各區進行宣傳,使全縣的農會由幾十個發展到500多個,會員由1萬多人增加到18萬多人。10月,經陳芬、曾子剛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孫開楚組織良田暴動隊,推翻良田反動組織清鄉委員會,處決了大土豪劣紳陳世澤等5人。郴縣赤色游擊隊組建后,任游擊隊黨代表。1927年冬,調任中共郴縣縣委委員。1928年初,他率部參加湘南起義,其部編入梆縣農七師第一團,他擔任第一團第二營黨代表。4月,湘南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后編入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第三十三團,他先在團部任秘書,不久調任第二營黨代表。在攻打遂川的浪沙坪戰斗中,他率部同兄弟部隊配合作戰,共消滅敵軍一個營,繳槍70多支,首戰獲勝。5月底,他奉命率部回湘南桂東山區開展游擊戰爭,后因敵情變化返回井岡山,先后任第三十一團第三營營部文書、第三十一團團部油印員、紅四軍軍部機要保密員、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保密員。
孫開楚做文書保密工作,認真細致,一絲不茍,深得領導信任和好評。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征。長征途中,他挑著100多斤重的文件隨軍行進,5天走了300多里。到廣東仁化縣后,奉命輕裝清理文件時,還有很多絕密文件不能燒毀,必須帶走。于是他將30多斤重的絕密文件裝在一件特制的夾衣里,“穿”在身上,一直帶到貴州,將文件提供給遵義會議。會后,他留在毛澤東身邊當機要文書。現存中央檔案館中井岡山時期的上千份文件,就是他同戰友經歷千難萬險保存下來的。1935年紅軍懋功會師后,孫開楚堅決執行中央北上方針,同張國燾分裂主義作斗爭。不久,他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機要科長。
1937年抗戰爆發后,孫開楚調任八路軍總部三科科長,奉命帶領延安衛戍區的二營戰士肅剿陜北地區的政治土匪。在八路軍一個步兵團的配合下,經過半年的艱苦作戰,共殲滅陜北地區18股土匪,繳獲長短槍3000余支。1939年,他調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野戰政治部下轄的組織部副部長。1940年,又調任前方指揮部后勤部軍工部政治委員。在大生產運動中,他領導軍工部開展建廠和擴廠工作,克服各種困難,先后籌建了陜北地區洪都城炸藥廠、洛陽步槍裝修廠、山西壟山手榴彈制造廠、陜西鋼炮修造廠等25個軍工生產基地,為保證前線作戰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2年春,孫開楚被派去中共華北局黨校學習。5月,日軍對冀中根據地實行野蠻的“大掃蕩”,華北局黨校同八路軍“前指”機關被日軍重重包圍。在危急時刻,為策應八路軍總部突圍,孫開楚率20余名機關干部迅速搶占十字嶺,向日軍側擊,以吸引日軍火力。日軍誤以為十字嶺是八路軍總部,從四面八方猛撲過來。在激烈的對擊戰中,孫開楚不幸殉國,時年32歲。
(周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