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樵:賣涼茶補貼家用
劉春樵出身農民,從土改隊員干起,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歷任中共第九屆、第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1980年,劉春樵赴京參加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會議上,鄧小平提出干部要逐步實現年輕化,并說:“今天我講的,有些老同志可能聽了不高興”。但劉春樵聽了之后很高興,他說:“我那個時候馬上到60歲,也不想干了,回家當農民好些。”
回到湖南,劉春樵向省委提出,希望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他的一位老同事后來回憶說,在當時,劉春樵應該是湖南首批自己提出退下來的領導之一。
1983年,劉春樵離休。按照相關規定,他退下來以后可以享受到副省級離休干部待遇,在省委大院里可以擁有一套住宅,配備專車和專職秘書。但劉春樵已改謝絕,“省里我住不慣,我還是跟農民住在一起舒服”,“秘書也不需要,到了鄉下,專車也不需要了”。于是,他帶著根據政策發給他的退休費、安家費和省里的特別補助共2800元,回到了老家蔡家崗,當起了農民。
離休時,劉春樵的工資是74.5元一個月,這是一家全部的收入。除了大兒子當兵,家里一共有3個孩子要上學、要吃飯。劉春樵的經濟情況頓時緊張起來,只好養豬補貼家用。
1984年,劉春樵的小兒子劉平清突發急性闌尾炎。當時,劉春樵在外辦事,妻子在家湊不出住院費,后來醫院領導得知病人是昔日中央委員劉春樵的兒子后,才暫免費用給劉平清開了刀。
此事使劉春樵大為感動,從那個時候起,他開始想新的賺錢辦法。劉春樵發現鎮中學和鎮電影院毗鄰,流動人員多,于是決定在鎮中學的山坡下面擺一個涼茶亭。
劉春樵的涼茶很簡單,分為涼白開水和涼茶水,兩分錢一杯。擺茶攤要一直坐在那里不動,劉春樵不習慣,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妻子,妻子有事時他才去替換。守攤時,劉春樵就安安靜靜地坐在茶攤后,也不吆喝,喝茶的人喝完一杯,放下幾枚硬幣,他就撿起來收好。
當時,劉春樵的茶攤一個月能收入將近50元錢,而成本也就幾塊錢。對于劉春樵來說,擺茶攤的最大目的達到了。鎮中學旁邊小店里的以為老人說,劉春樵擺茶攤時,大家也就不覺得他是大官了。
昔日的大官擺茶攤,鎮里的人平靜地接受了這個新鮮事,“在當時我們看來,老劉是個大官,但是好像他本來就是鎮上的一個人,他擺茶攤,我們渴了就去喝。”當時鎮中學的校長趙昌協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