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從新時代管黨治黨實踐領悟黨的作風建設歷史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政治擔當,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開局,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破題,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一偉大實踐既彰顯了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政治智慧,又賡續了我們黨重視作風建設的優良傳統,蘊藏著黨的作風建設歷史邏輯。
作風建設貫穿黨的歷史發展全過程。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貫穿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的一條紅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1922年黨的二大發出“到群眾中去”的號召,到1927年“三灣改編”,1941年延安整風,再到1949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兩個務必”,黨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寶,最終“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面對執掌全國政權的新的歷史條件和黨員干部出現的作風問題,自1950年5月起,黨及時開展整風整黨和“三反”“五反”運動,有效遏制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以及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現象,增強黨的純潔性和全黨的團結,為鞏固新生政權、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經驗,凝聚了力量。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堅持破立并舉,作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的重要論斷,以“端正黨的作風”為著力點,從1983年開始對黨的作風和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進一步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努力培育新的作風,使全黨精神面貌為之一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從2012年12月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到黨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和黨的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專門審議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從2013年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正在開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譜寫了作風建設的新篇章,開辟了以治黨引領治國的新境界。
自我革命實現黨的執政規律認識新飛躍。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總結黨的百余年奮斗歷史經驗特別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鮮經驗,創造性提出黨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題,系統闡釋黨的自我革命內涵要義,深刻指明依靠黨的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深刻闡明了黨何以要變革的內生動力,根植于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使命任務,賦予黨敢于“刀刃向內”,不斷追求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氣和底氣。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黨執政風險的根源性,直指黨長期執政的最大挑戰在于內部可能滋生的僵化、腐化與脫離群眾的風險,從而將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焦點從應對外部壓力深化至解決內部矛盾,實現執政風險認知從“外防”向“內治”的規律性躍升。這一重要思想系統回答了黨實現長期執政的實踐路徑,凝練提出“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構建起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主線,以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為核心的治理范式,標志著黨對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的高度,成為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成功密鑰。
中央八項規定撬動作風建設大變局。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黨內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將作風建設作為黨的自我革命的關鍵環節,以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局”,以“關鍵子”激活“滿盤棋”,帶動全黨實現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立足精準支點,破除沉疴痼疾。中央八項規定從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等具體事項入手,從小抓起,以小見大,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直接劍指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會所里的歪風”,到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有力消除了許多積重難返的現象,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突出剛性約束,扎緊制度籠子。中央八項規定作為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四風”頑疾,以細化量化標準劃出不可觸碰的“鐵規矩”“硬杠杠”,明確行為邊界,切實扎緊管黨治黨的制度鐵籠。注重以上率下,重塑全新風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范,從自身嚴起,從自己做起,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帶動各級領導干部緊跟看齊,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頭雁效應”,不僅推動黨內政治文化的重塑,更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廉尚儉、務實擔當的新風正氣,實現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的同頻共振。
《湖南日報 》( 2025年08月25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