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媒體+黨史學習教育”,讓黨建 宣傳走“新”更走“心”
2022年以來,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以“新媒體”為載體,立足“長沙黨史”,結合“云宣講+云參觀+云活動”的宣傳新模式,推進黨史學習走深走實,促進黨建宣傳走“新”更走“心”。
一、“云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云宣講”內容實。長沙黨史館精選100件黨史大事件、100位黨史人物展開創作,尋訪長沙紅色遺址、紀念地進行現場錄制,制作發布“長沙百年黨史”系列視頻,致力于打造可視化、沉浸式“黨史課堂”。“云宣講”載體多。開發以“毛主席詩詞賞讀”為主題的《清水塘畔 童心向黨》系列微視頻,分享毛主席的經典詩詞作品,豐富黨史教育形式。圍繞歌曲、戲劇等表現方式,推出《“藝”心向黨》系列視頻,以“文藝+黨課”的宣講方式,有味又有趣。“云宣講”時時新。為把握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弘揚正能量,開發“‘清’享好聲音”系列音頻,設置“跟總書記學黨史”、“清水塘畔青年說——學習二十大報告”二十大時光等欄目,緊跟時事熱點、及時更新時政內容。
截至今年2月底,館內新媒體平臺累計推送黨史學習教育宣講視頻、音頻351個,閱覽量近百萬次。除了利用自有的傳播路徑,長沙黨史館還通過對接學習強國平臺上線視頻60條,供稿數位列長沙地區前列,并在總平臺開設專欄展示,累計瀏覽量超百萬次。通過“云宣講”的方式,打造出“想聽、愿看、愛學”的傳播效果,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多維表達形式。
二、“云參觀”讓黨史學習教育“快”起來
2022年長沙黨史館開發上線微信小程序,開通語音導覽、展品欣賞等線上參觀服務,讓觀眾打開手機,就可線上聽講解、賞文物、學黨史。目前累計服務近10萬人通過小程序快速參觀。在館內設置有二維碼導視牌,“手機一掃”就可以聽語音講解展覽內容。創立百度百科詞條,其中上傳的宣傳視頻播放量已超1.1萬次,讓觀眾“一鍵搜索”,就能便捷準確線上參觀長沙黨史館。通過小程序、二維碼和百度百科讓黨史學習教育“秒速開啟”。
在公眾號上推出圖文展覽《偉大的足跡—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展》等,讓觀眾足不出戶就可在家看展覽;以文字、圖片、推文等形式實時推送黨史知識620期,設計制作黨史知識海報28張,便于廣大黨員隨時隨地開啟黨史“指尖自學”模式。另外,長沙黨史館還注重聯合其他官方融媒體平臺,推出黨史學習教育內容,攝制的《領航》MV,上線至“我的長沙”平臺,單條視頻播放量近10萬,讓廣大黨員群眾在激昂旋律中感悟領航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聯合湘潮雜志社,拍攝創作文物背后的故事視頻《紅色見證》系列,線上科普紅色文物的由來、歷史,讓“線上參觀不打烊,黨史學習便捷化”。
三、“云活動”讓黨史學習教育“火”起來
圍繞“國家重要紀念日”、“國家重大歷史事件”、“黨史人物紀念日”等,長沙黨史館策劃推出線上答題、在線獻花、拍照打卡、互動有禮等多類型的線上紀念活動30余次,活動形式具有趣味性、親民性、接地氣等特點,吸引活動人數近八萬人次,被中央及省市級媒體發表宣傳報道340余篇,日常報道累計百萬級傳播效果,營造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熱度。
其中五一期間開展的線上答題活動,上萬人參與答題,總答對題數7萬余道,進一步擴大黨史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受眾面、覆蓋率。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長沙黨史館推出“我在清水塘為黨慶生”線上活動,活動持續近半月,吸引近200家單位、近5萬人次參與,為七一建黨節獻上深情祝福,讓黨史學習教育更火熱!
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將致力于打造“黨史一流新媒體”,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指尖上的加油站”,進一步激發黨史學習教育啟智、潤心、鑄魂的育人作用,充分發揮黨建宣傳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傅力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