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榮:以學鑄魂 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以學鑄魂是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基本前提,也是貫穿此次主題教育全過程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以學鑄魂,就是要做好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黨史部門要自覺走在抓好主題教育的第一方陣,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歷史的理解和把握,切實增強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對黨忠誠、站穩人民立場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一、鑄信仰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毛澤東通過閱讀《共產黨宣言》《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史》等書籍,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劉少奇在莫斯科東方大學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蘇俄開展革命斗爭經驗后,毅然決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參加勞動時仍然不忘閱讀馬克思主義原著,在通讀《資本論》等著作的同時寫了18本讀書筆記,奠定了他善于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堅實基礎。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要實現黨的二十大明確的戰略目標,迫切需要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必修課,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武器改造主觀世界。
對于黨史部門來說,以學鑄魂就是要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把握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中汲取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真理偉力,增強對黨的價值追求和前進方向的高度政治認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二、鑄忠誠之魂。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睆摹盀樘K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陳樹湘到“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瀚到“為主義犧牲,我視死如歸”的向警予,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的錚錚誓言,為我們樹立了不朽的光輝典范。新時代,生與死的考驗少了,但改革發展穩定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黨的建設也還存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等,如果沒有對黨忠誠作為政治上的“定海神針”,就很可能在各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
對于黨史部門來說,以學鑄魂就是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繼承發揚老一輩革命先烈對黨忠誠的寶貴精神,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體現在黨史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真心愛黨、時刻憂黨、堅定護黨、全力興黨的信念和行動。
三、鑄人民之魂。“堅持人民至上”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作為黨百年奮斗的重要歷史經驗,是我們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必須學深悟透的精髓要義。大革命時期,我們黨充分“吸收最革命的分子”,領導280余萬工人和 970 余萬農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土地革命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實行“耕者有其田”,更多農民投身到革命隊伍中來;全民族抗戰時期,實行人民戰爭,堅持、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緊緊依靠群眾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繼續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獲得了源源不斷的人力和物力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依靠群眾力量,激發內生動力,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解決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對于黨史部門來說,以學鑄魂就是要從百年黨史中厚植為民情懷, 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修史,立足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總結好研究好廣大人民群眾在黨領導下的偉大實踐和首創精神,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發揮好人民群眾的主力軍作用,創造更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四、鑄初心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永葆革命精神的重要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精神力量作用,2021年2月,他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講話中正式提出“精神譜系”概念,中宣部發布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46種偉大精神。在黨的革命、改革、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真理、踐行初心、以青春與熱血、赤誠與擔當、犧牲與奉獻,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孕育與形成貢獻了集群式力量,為黨的精神譜系鍛造形成、繼承發揚、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對于黨史部門來說,以學鑄魂就是要把此次主題教育與常態長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深入挖掘提煉與湖南密切相關的革命精神,充分利用好湖南這座豐富的黨史資源寶庫,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湖南故事,修好黨的“初心”這門心學,引導黨員干部始終矢志不渝、初心不改,永葆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
五、鑄斗爭之魂。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高度向全黨發出“三個務必”的偉大號召,要求全體黨員要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們黨依靠斗爭年創造了歷史,也必將依靠斗爭贏得未來,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求我們進一步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更好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
對于黨史部門來說、以學鑄魂就是要認真學習黨的三個歷史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重要論述,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堅決站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第一線,加強對黨史領域熱點敏感問題的闡釋引導和理論辨析,及時組織力量澄清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守好黨史領域意識形態主陣地。
六、鑄擔當之魂。推動全黨積極擔當作為、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是開展此次主題教育的必然要求。能不能挑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責任重擔,彰顯的是思想行動自覺,展現的是精神風貌,檢驗的是履職盡責能力。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就是鼓勵黨員干部靜下心來、撲下身子、下沉一線,察實情,出實招,看實效,準確掌握真實情況,提高運用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使調查研究的過程成為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轉化的過程,成為錘煉過硬作風、加強與群眾血肉聯系的過程,成為提高履職本領、增強責任擔當的過程,實現時有所需,必有所為。
對于黨史部門來說,以學鑄魂就是要把該扛的責任扛起來,把該做的工作做到位,高質量完成好省委交辦的編研項目、學術研討等重點任務,寫好有分量的研究闡釋理論文章,做好涉及革命歷史和人物題材文稿書稿、展覽展陳、影視作品等內容審核工作,提供可參考有價值的黨史業務咨詢意見等,在新征程使命任務的壯闊實踐中彰顯黨史擔當、體現黨史作為。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