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堅持為人民寫史
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堅持為人民寫史
楊 晴
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閃耀著共產黨人的信仰之光、理想之美、英雄之氣、崇高之志 ,蘊藏著生生不息的強大能量,是廣大黨員干部成長最好的營養劑。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以“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高度評價湖南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要求“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作為一名黨史工作者,更要全面對標看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對湖南的殷殷囑托,做到凝心、提神、聚氣,以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履行好黨史人的職責,不負黨和人民、時代賦予的使命擔當。
一、深刻領悟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馬克思恩格斯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列寧把人民稱作“自覺的歷史活動家”,認為決定歷史結局的正是廣大群眾;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鄧小平同志堅持從人民創造歷史的活動中吸取思想營養和前進力量。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作為黨史工作者,要深刻領悟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只有始終站在人民史觀的立場上,心懷人民,才能更充分、更深入、更真切的理解和認識黨的歷史。
二、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工作始終,堅持為人民寫史
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踐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歷史;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團結帶領全體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黨史和黨史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他每次到湖南來視察,都深情表達了對湘籍老一輩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反復提到湘籍老一輩革命家、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多次作出關于黨的歷史和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指示。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論斷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黨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知所從來,方明所去。作為黨史工作者,在新時代必須堅持 “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保持赤子情懷,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黨史工作始終,堅持為人民寫史,以實際行動回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時代命題。
三、增加自身本領,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黨史
學之愈深,則知之愈明、行之愈篤。回首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湖南人以忠誠擔當的博大襟懷、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敢為人先的豪情壯志,在百年黨史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無可撼動的歷史貢獻,留下了載入史冊、永不磨滅的光輝印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黨史姓黨”,黨史研究是一門具有鮮明黨性的科學。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論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在尊重真實史實的基礎上再現黨的歷史,秉筆直書黨的歷史和宣傳黨的歷史,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去偽存真,堅決捍衛黨的歷史,充分發揮好黨史部門在捍衛黨史、存史資政育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而黨史工作功能的實現,需要通過高質量的黨史成果來支撐,這就要求我們黨史工作者必須在崗位上是能手,在工作上是先鋒,在行為上是典范。要時刻心系“國之大者”,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牢記入黨誓言,永葆絕對忠誠,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學習上更加刻苦一層,更加深入一層,下大氣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業務水平,常懷慎微之心、常棄非分之想,自覺自律自省自制,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不為關系所累、不為利益所惑,練就堅不可摧的“金剛不壞之身”,不斷增加自身本領,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