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榮:林伯渠同志是徹底革命的光輝典范
今年,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卓越領導人、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林伯渠同志誕辰135周年。深切緬懷他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勛,追思學習他徹底革命的精神和矢志為民的崇高風范,對于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凝聚起新時代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林伯渠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他的革命生涯歷經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三個歷史時期,在每個歷史時期,他都是徹底的革命者,為共產黨人樹立了一個徹底革命的光輝典范。
林伯渠同志是中國近現代以來始終勇立時代潮頭的先鋒。林伯渠同志是中國同盟會的早期會員和國民黨員,后來又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之一。在風云跌宕的中國革命潮流中,他始終與時俱進,勇立時代潮頭。生于1886年的林伯渠同志,青少年時期目睹列強野蠻入侵,清政府腐敗無能,人民生活悲慘,立下真槍實彈地干一番救國救民的事業的革命志向。1905年8月,留學日本的林伯渠同志,毅然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踏上舊民主主義革命征程。他奔走于上海、湖南、湖北和東三省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并參加辛亥革命,成為中華民國的開國功臣,隨后參加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戰爭。護法戰爭的失敗,使親眼見證了辛亥革命后中國“僅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的林伯渠同志不斷反思,深感必須探求新的出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林伯渠同志接觸、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加之革命先驅李大釗和陳獨秀對他的深刻影響,他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逐步深入,并且日益堅信它是拯救中國和人類的唯一真理。1921年1月,林伯渠同志加入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由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從此踏上新民主主義革命征程并終生不渝。
林伯渠同志是推動國共合作攜手革命的功臣。作為孫中山和李大釗的親密戰友,林伯渠同志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橋梁;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又成為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先鋒。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他被黨組織安排繼續留在孫中山身邊工作,多次安排陳獨秀、李大釗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蘇聯政府代表越飛與孫中山會談國共合作事宜,許多共產黨人加入國民黨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同他相關。1923年林伯渠同志任國民黨中央總務部副部長后,積極幫助孫中山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并為維護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作出了堅定不移的努力。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革命運動發展。吳玉章曾賦詩贊揚:“十月光芒照萬方,聯俄聯共好主張。中山改組國民黨,還仗伯渠作橋梁。”林伯渠同志還有力地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他受命于危難之際,利用自己廣泛的社會關系、資深望重的社會影響,堅持黨的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同廣大愛國民主人士建立廣泛聯系,并多次作為中共代表奔走于西安、南京、上海與廬山之間與國民黨談判,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林伯渠同志是人民政權建設的開創探索者。林伯渠同志在中央蘇區時就從事政府工作,后來長期擔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形成了一套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建設的理論并進行了大量實踐。他以高度的革命責任心和勇往直前的創新精神,在人民政權建設中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實行“三三制”以增強政府活力,實現真正的民主的選舉制度以體現人民當家做主,實行精兵簡政以合理化行政機構職能,狠抓作風建設以確保政府公仆本質,等等。這些政權建設思想和實踐都堪稱當時中國政治的典范,事實上建立了一個局部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成為新中國的雛形。在這樣一個民主、開明、高效、廉潔的政權領導下,陜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進行經濟建設,推進教體文衛革新,到抗戰勝利前夕,邊區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財政平衡,物價穩定,人民的衣食住行等需求得到改善和保障,建成了一個模范抗日根據地。
林伯渠同志是為新中國建設鞠躬盡瘁的領導人。新中國成立后,林伯渠同志先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他對我國地方政權建設付出了許多心血。1950年,他率先提出優先進行經濟制度改革、各地區實行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三條意見,對于徹底摧毀舊的反動政權,鞏固和發展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具有指導性。“一五”計劃期間,他的重國情、和諧發展、科學設計、重輕工業并舉等主張,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他還在團結愛國人士、擴大國際統一戰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把定期下去視察工作,了解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作為一種責任。1955年5月,他回到闊別40年的家鄉湖南視察,先后下到益陽、常德、臨澧等地開展調研,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兩個筆記本,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有力地推動了湖南地方政府的工作。1957年至1959年間,他先后到10多個省、市、區視察,圍繞當時黨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開展調查,并覺察出一些問題,留下了留有余地、力戒浮夸片面等一些針砭時弊的見解。在生命彌留之際,他仍然牽掛著國家的革命和建設事業。
二
林伯渠同志的一生是徹底革命的一生,他把畢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獻給了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是留給我們在新時代不斷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弘揚。
一是要學習、弘揚林伯渠同志不斷追求真理、堅定理想信念的革命精神。林伯渠同志年少時從父親那里受到戊戌維新的思想影響,一心盼望中國能富國強兵;在日本留學時又接受了中國同盟會要救中國就必須推翻清朝君主專制的政治理念;經歷了多次革命斗爭的挫折失敗后,他終于找到了能夠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加入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中國共產黨,走上了正確革命道路,從此一生堅守共產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林伯渠同志這種始終愛國愛民、追求民主、不斷革命的政治自覺,絕不盲目跟隨、毫不顧惜地把那些注定要衰亡的東西拋在后面的革命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弘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我們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讓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
二是要學習、弘揚林伯渠同志對黨赤膽忠誠、始終擔當奉獻的高貴品質。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林伯渠同志面臨重大考驗,有人勸他脫離共產黨,但他對黨絕對赤膽忠誠,堅定地跟共產黨走,并且聲明要干就干到底,決不后悔,也不會計較將來個人的命運,毅然參加了南昌起義;在與黨內“左”傾和右傾錯誤的斗爭中,他總是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原則,維護黨的利益,鞏固黨的團結,成為堅持和維護正確路線的英雄。在中央蘇區面臨政治、經濟上的極大困難時,林伯渠同志迎難而上,想方設法發展蘇區經濟,支援、保障前線紅軍作戰;參加長征時,他負責籌集幾萬人的軍需糧草,“手舉馬燈照萬人”;在陜甘寧邊區,他身兼數職,擔起了邊區的鞏固發展大任;為籌備新政協會議,63歲的他奔忙在民主人士之間,并義無反顧地挑起了開國大典主持人的重任;新中國成立后,他主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踐行了“革命一生無愧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職、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和時代責任,擔當的背后反映的是對黨的忠誠、對黨的事業的態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必須以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忠誠擔當,向著一個又一個目標奮勇前行。
三是要學習、弘揚林伯渠同志堅持實事求是、勇于探索實踐的科學態度。在延安整風時,林伯渠同志對理論與實際分離的主觀主義提出嚴厲批評。他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時,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要求邊區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和實行調查研究。他帶頭深入甘泉、富縣等農村進行調查研究。他曾精辟地指出:“在沒有認識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前,中國革命不能免于失敗;在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如果不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也還是不能免于失敗。而一經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則無往而不勝。”新中國成立后,針對在革命和建設中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等問題,林伯渠同志提出了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使整個國民經濟和諧發展的觀點,并提醒全黨要繼續注意克服主觀主義。他說:“主觀主義,在過去曾經使得我們在民主革命中遭到失敗,在現在也同樣可以使得我們在社會主義革命中遭到嚴重的挫折。”1959年參加廬山會議時,他在準備的發言提綱中,認為“我們的不足”是“既忽視客觀規律,又未能綜合(平衡)”,其不足之處,一部分是發展中的困難,是不可免的;一部分是我們的錯誤造成的,如“刮共產風”“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 這是“脫離群眾的”。去世前一個月,他還在刻苦鉆研政治經濟學,希望找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基本要求是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我們要一以貫之堅持實事求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自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四是要學習、弘揚林伯渠同志心系人民、永葆本色的崇高風范。林伯渠同志始終以“為人民服務,為世界工作”的座右銘勉勵自己,時刻關心人民疾苦,傾聽人民呼聲,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切切實實為人民謀取實實在在的利益。在陜甘寧邊區時,他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帶動形成了延安時期“實行民主真行憲,只見公仆不見官”的風尚。中共中央領導和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是“為人民服務的老勤務員”。他留給后人作為家風的兩句話是:“艱苦樸素,身先士卒;不搞特殊,保持百姓本色。”新中國成立后,林伯渠同志更加重視不搞特殊化的問題,不但自己克己奉公,還嚴格要求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堅持原則、認真負責,敬畏權力、慎用權力,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林伯渠同志就是這樣的好干部,他的崇高風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弘揚。
毛澤東再三強調:“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上,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弘揚林伯渠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勇立時代潮頭,勇擔時代責任,把革命先輩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