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2020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概況
一、部門職責
二、機構設置
第二部分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第三部分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九、關于機關運行經費支出說明
十、一般性支出情況
十一、關于政府采購支出說明
十二、關于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十三、關于2020年度預算績效情況的說明
第四部分名稱解釋
第五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概況
一、部門職責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全額撥款正廳級事業單位,主要職能及重點工作是:(一)跟蹤研究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進程;研究總結湖南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和經驗;研究闡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二)研究中共湖南歷史。編寫湖南黨史、黨史大事記和專門史等著作和資料,研究涉及湖南的重要黨史人物生平思想和精神風范,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優良傳統,發揮黨史資政育人作用,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省委決策服務,為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服務。(三)征集整理中共湖南歷史資料。征編黨史重要文獻,收集整理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文獻及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和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重要文稿,收集整理重要口述歷史、重要人物回憶錄等黨史資料,建設全省黨史資料信息中心。(四)開展黨史宣傳教育。組織黨史知識的普及宣傳教育,開展重大黨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紀念活動;參與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工作;建設和管理黨史輿論陣地,反擊歷史虛無主義。(五)審核涉及中共湖南歷史的重要著作、文稿、書稿、照片,參與審核全省重大黨史題材作品、重要展覽、新建黨史紀念場館的立項和內容等。(六)負責全省黨史科研規劃,參與組織開展國際間、省際間的黨史工作協作和黨史學術交流,指導黨史學會(研究會)工作。(七)組織指導全省黨史聯絡工作。承擔省黨史聯絡組的日常工作,為離退休老同志從事黨史工作提供服務。(八)指導市州縣(市、區)黨史和文獻工作,培訓全省黨史干部。(九)領導湖南黨史陳列館工作。(十)承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及省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機構設置及決算單位構成
(一)內設機構設置。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機關本級內設5個部室,分別為綜合部、第一研究部、第二研究部、宣傳教育部、聯絡指導和科研管理部。
(二)決算單位構成。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2020年部門決算匯總公開單位構成包括: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本級以及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
第二部分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第三部分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
2020年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4389.02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821.62萬元,增長23.03%,主要原因是:①院本級和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2020年均有新增項目、新增專項的款項加入;②《湖湘紅色基因文庫》項目有部分上年進度款項需結轉至2020年根據實際完成工作量再進行支付,所以年初結轉結余款項較上年多。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年收入合計3895.0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895.01萬元,占100%;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0%;事業收入0萬元,占0%;經營收入0萬元,占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占0%;其他收入0萬元,占0%。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年支出合計3810.7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251.53萬元(院本級基本支出1386萬元,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基本支出865.53萬元),基本支出占支出合計的59.08%;項目支出1559.25萬元(院本級項目支出1482.10萬元,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項目支出77.15萬元),項目支出占支出合計的40.92%;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占0%;經營支出0萬元,占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占0%。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全院財政撥款收、支總計4389.02萬元,其中:院本級財政撥款收、支總計3044.22萬元,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344.80萬元。2019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決算數為3567.40萬元,2020年比2019年增加821.62萬元,增長23.03%,主要是因為院本級有新增項目款項及《湖湘紅色基因文庫》項目上年結轉結余款項加入;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有旅游發展專項、文化事業發展專項、文物保護專項等款項加入。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合計3810.78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上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合計2903.88萬元,2020年度比上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合計增加906.9萬元,增長31.23%,主要是項目支出增加,相應的支出增加。
(二)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合計3810.7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251.53萬元,占總體支出的59.08%;項目支出1559.25萬元,占總體支出的40.92%。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3583.77萬元,占94.04%;教育(類)支出0.02萬元,占0%;科學技術(類)支出2.49萬元,占0.0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2.10萬元,0.05%;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12.81萬元,占2.96%;衛生健康(類)支出109.59萬元,占2.88%。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年初預算為3164.08萬元,支出決算數為3810.7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0.43%,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發展與改革事務”(科目編碼2010499)。
年初預算為0萬元,追加預算55萬元,支出決算為53.98萬元,完成預算的98.15%,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此項為年中財政追加的新增編研經費,余款在下年支付完成。
2、一般公共服務支出“行政運行”(科目編碼2013601)。
年初預算為947.52萬元,支出決算為1190.59萬元,完成預算的125.65%,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財政追加離休人員醫療補助費、公務車購置費、績效獎、綜治獎等。
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一般行政管理事務”(科目編碼2013602)。
年初預算為1034萬元,支出決算為1428.10萬元,完成預算的138.11%,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此項為院本級的項目經費,其中《湖湘紅色基因文庫》這個跨年的項目,依合同約定是按完成工作量來執行進度付款,2019年項目結轉結余款項在本年度進行支付,故2020年財政撥款實際支出合計比年初預算合計數多。
4、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事業運行”(科目編碼2013650)。
年初預算為958.56萬元,支出決算為891.45萬元,完成預算的92.99%,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原因,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專題布展項目經費當年未形成支出。
5、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其他共產黨事務支出”(科目編碼2013699)。
年初預算為30萬元,支出決算為19.65萬元,完成預算的65.5%,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原因,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有部分文物征集保管經費當年未形成支出。
6、科學技術支出“社會科學”(科目編碼2060699)
年初預算為0萬元,追加預算2.69萬元,支出決算為2.49萬元,完成預算的92.57 %,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此項為年中新增追加的省社科基金課題經費,余款在2021年支付。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其他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科目編碼2079999)
年初預算為0萬元,追加預算20萬元,支出決算為2.10萬元,完成預算的10.5 %,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此項為年中新增追加的文化事業發展專項,由于指標下達較晚,余款在下年度支出。
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科目編碼2080505)。
年初預算為95萬元,支出決算為95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決算數等于預算數。
9、衛生健康支出“行政事業單位醫療”(科目編碼2101101)。
年初預算為56萬元,支出決算為66.59萬元,完成預算的118.91%,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財政追加的部分醫療補助費下到此科目進行支付。
10、衛生健康支出“行政事業單位醫療”(科目編碼2101103)。
年初預算為43萬元,支出決算為43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決算數等于預算數。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2251.53萬元,其中:①人員經費支出1719.62萬元,占基本支出的76.38%,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100.84萬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醫療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離休費、撫恤金、獎勵金、醫療費補助、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②公用經費支出531.90萬元,占基本支出的23.62%,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17.09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電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勞務費、工會經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數為7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49.09萬元,決算數比預算數少20.91萬元,完成預算的70.13%。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預算數為1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0%,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原因是2020年疫情影響,取消了出國學習、交流的計劃,與上年決算數相比減少14.3萬元,是因為疫情2020年沒安排出國任務。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預算數為4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19.59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28.41萬元),支出決算數為46.0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19.59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26.43萬元),完成預算的95.88%,決算數比預算數少1.98萬元,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原因是公務用車運行費節約開支。與上年決算數相比增加21.13萬元,是因為有一臺公務用車已到使用年限,且經常出現故障,需頻繁進行維修,安全考慮,在2020年申請購置了一臺新車。
3、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數為12萬元,支出決算數為3.07萬元,完成預算的25.58%,決算數比預算數少8.93萬元,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原因是減少了公務接待。與上年決算數相比減少1.29萬元,是因為疫情公務活動減少。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中,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3.07萬元,占6.25%;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46.02萬元,占93.75%。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萬元,因公出國0批次。
2、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3.07萬元,全年共接待相關單位48個,來賓260多人次,主要是中央黨研院、兄弟省市有關單位及本省各地市縣來我院學術交流、匯報工作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3、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為46.02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19.59萬元,院本級更新公務用車1輛;公務用車運行費26.43萬元,主要用于各公務車輛通行、燃油、維修等費用支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我院開支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4輛。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因本單位無政府性基金收支,故2020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表為空。
九、關于機關運行經費支出說明
全院2020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531.90萬元,比2019年增加了17.09萬元,增長了3.32%。主要是2020年院本級新購置了一臺公務用車,所以相應的經費支出增加。
十、一般性支出情況
2020年全院共開支會議費5.48萬元,全部為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會議費。用于承辦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2020年會暨“紀念館與紅色基因傳承”學術研討會會議,人數150-200人,內容為在全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推動“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刻,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百余位會員單位負責同志、專家學者、特邀嘉賓齊聚湖南,共謀紀念館未來發展、為獻禮建黨百年凝聚共識、匯集力量。
開支培訓費0.02萬元,是二級機構湖南黨史陳列館用于參加2020年全國文物安全防范線上培訓,參訓人員1名,內容是為進一步加強全國文博單位文物安全方法工作,切實提升文博工作者的文物安全意識、文物保護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十一、關于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21.69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21.69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0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0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21.69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21.69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
十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院國有資產賬面共有車輛5臺,實有車輛4臺。其中:實物保障用車1輛、一般應急公務用車1輛、機要通信用車1輛,離退休干部工作用車1輛,另有1輛車已上交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手續在辦理中。單位價值50 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 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十三、關于2020年度預算績效情況的說明
(一)2020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華國鋒年譜(湖南篇)及《華國鋒傳(湖南篇)》資料收集、編撰工作;做好《湖湘紅色基因文庫》項目的建設工作并出版部分圖書;辦好全省黨史干部培訓班,提高黨史業務素質和黨史研究能力;發揮“百年湘潮網”這一學習湖南黨史的便捷、高效信息平臺作用;辦好黨史人物紀念活動;做好黨史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做好黨史聯絡工作,發揮以史鑒今、以史育人的社會作用。
(二)2020年部門整體工作績效情況
1、奮力打造獻禮工程,持續深化黨史征編研究。
一是全力推進建黨百年獻禮工程《湖湘紅色基因文庫》編纂工作。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認真做好由省委主要領導擔任編纂顧問的建黨100周年獻禮工程《湖湘紅色基因文庫》編纂出版工作,全力確保在2021年上半年前完成102種黨史著作圖書的編撰編修任務,當前已交付人民出版社95本。二是圍繞主題教育拓展黨史征研。結合文庫編纂,圍繞主題教育完成了《湖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紅色印章》《湖南人戰斗在上海》《毛澤東和他的親友》《毛澤東和湘籍開國將帥》《“南陳北李”與建黨早期的湖南人》等專題征編,從湖南珍貴的紅色人物、紅色史料中挖掘其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三是緊扣黨委工作中心推進黨史著作資料編撰。完成了《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大事記(1920-2020)》《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第二卷)》《中國共產黨湖南簡史》《湖南黨委工作紀事(2019年卷)》《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紀事(2019年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湖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異地搬遷》等黨史著作及資料編撰工作。四是服務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著力圍繞縣(市)區紅軍長征史實考證,在全省黨史部門部署開展“紅軍長征在湖南”課題研究,紅軍長征經過的近50個縣市區目前已基本完成史料征集工作。指導長征沿線革命老區深度挖掘史料,審讀長征文化公園方案設計。為貫徹“一突出、兩跟進”要求,跟進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適時推出《十九大到二十大—湖南歷史回眸》《新征程的五年—十一次省黨代會以來湖南改革與發展》《精準扶貧在湖南》等專題研究,跟進中央、省委關于疫情防控部署研究,已初步形成專題研究方案,作出具體部署。
2、營造學術研討氛圍,辦好重要黨史紀念活動
一是開展重要黨史人物紀念研討活動。今年來相繼舉辦了李富春、蔡暢、歐陽欽誕辰120周年及黃愛思想生平學術研討會等重要研討活動。特別是總書記到湖南視察后,9月中下旬以來,聯合有關部門在衡陽成功舉辦“學習弘揚夏明翰革命精神與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學術研討會,在永州舉辦李達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二是辦好重大黨史事件紀念學術研討活動。8月19日,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省委宣傳部、湘鄂贛3省黨史研究院(室)、省中共黨史學會在瀏陽聯合主辦了“紀念紅一方面軍成立90周年暨第六屆湘鄂贛蘇區歷史研討會”,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陳晉,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朱德之孫、空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朱和平出席并講話。11月19日,由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任弼時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省委黨史研究院、張家界市委、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在張家界聯合主辦“忠誠、維護與擔當——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征”學術研討會。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出席會議并講話。
研討會規格高、影響大、效果好、成果多,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擴大了革命老區的社會影響力。結合“十四五”規劃,下步將重點配合參與毛澤東誕辰130周年、任弼時誕辰120周年、胡耀邦誕辰110周年及楊開慧、譚震林、黃克誠、羅榮桓、蕭勁光、陳賡誕辰120周年等紀念學術研討活動。
3、服務全省“四史”學習,創新擴大黨史宣傳教育。
一是提供“四史”學習教材讀本。著眼為全省黨員干部學習“四史”提供權威讀本教材,做好《中國共產黨100年簡史》等中共黨史著作的學習使用工作,抓緊修訂《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1、2、3卷)》《中國共產黨湖南簡史(1920—2020)》等湖南黨史著作,協力做好《湖湘紅色基因文庫》叢書出版審查報備。截止2020年底,我院已向省直部門、市州及縣市區編印贈送《黨史應知應會》讀本5000冊,贈送《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第三卷》4500本;協助有關方面做好近6萬份《湘潮》期刊的學習推廣使用。二是做好黨史館開放服務。充分發揮黨史紀念場館在革命傳統和黨性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做好湖南黨史陳列館日常開放服務。該館全年為全省600多家單位開展黨史專題學習、舉行主題黨日活動等提供現場參觀學習服務60萬人次。2020年9月16日,副館長陳艷為總書記講述半條被子溫暖中國的故事,獲得了總書記贊許;講解員李霞入選文旅部100名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培養名單,譚丹、李霞、董青被聘為團省委青年講師。三是講好湖南紅色故事。湖南黨史陳列館開發的“信仰的力量”系列紅色經典故事會,全年深入全省130多家黨政機關、高校和企業事業單位開展巡回式宣講,受到廣泛好評;年初以來策劃了“湖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少年強則國強”“精準脫貧在三湘”“戰疫‘湘’擔當”等主題紅色故事會。9月以來,先后在團省委、湘潭市委、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等場合宣講紅色故事。由院務成員牽頭成立了學“四史”宣講團,并建立了全省黨史宣講專家庫,全年組織專家在全省宣講100余場次。下一步,將以總書記親身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為示范指引,推動更多紅色故事在主流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廣泛傳播,繼續聯合湖南日報社、新湘評論社辦好“紅色記憶”等專題專欄;從12月26日起,聯合人民網湖南頻道開辟“建黨百年湖南百人”專欄,集中宣傳展示湖湘偉人、湘籍將帥和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及崇高精神。四是抓好黨史宣教平臺建設。抓好湖南黨史陳列館、門戶網站“百年湘潮網”“文明黨史人”微信公眾號等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管理,講好講活湖南故事,大力宣傳黨在湖南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程、光榮傳統;將在今年6月前完成“百年湘潮”網、“湖南黨史陳列館”網的改版和維護運營,拓展開發微信公眾號、抖音、直播等平臺功能,加強網上黨史輿情的引導管控,建設好黨史網絡評論員隊伍,積極正面回應社會熱點。著眼迎接建黨100周年,當前正抓緊推進湖南黨史陳列館基本陳列提質改造,力爭在7月前全面完成。基本陳列強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成就陳展,特別是要增加展示和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視察湖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內容,使展覽主題更加鮮明、脈絡更加清晰、重點更加突出。五是舉辦專題展覽。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月31日在黨史陳列館舉辦了“張文抗美援朝戰地攝影展”。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展充實調整,當前已有10多萬名黨員干部參觀了該展覽,爭取持續擴大效應。
4、聚焦服務中心大局,持續優化黨史工作格局。
一是加強作品審讀審核。充分發揮黨史部門功能與特色,按照貫徹總書記關于黨史和黨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嚴把黨史讀物、紅色影視、黨史陳列等主題的政治導向。全年共辦理審讀項目150多個(含文庫項目)。如年初以來相繼為宣傳、文化、新聞出版等部門提供涉及黨史題材出版物和文藝作品的審讀審核意見;為衡陽、湘西自治州等地建設黨史陳列館提供指導意見,重點就陳展史料內容認真把關;對“水口山工人運動歷史陳列”“將軍外交家耿飚生平業績陳列”兩個陳展大綱進行審讀。對《瀏陽名人》《繆伯英》等20余件黨史類讀物進行審核審讀;對湖南瀟影第二影業有限公司拍攝的《毛澤建》劇本進行審讀;對《毛澤東青年時代湘潭活動舊址(增補)》建設及《信仰堅如磐石偉業功勛千秋——紀念李達同志誕辰130周年》陳展及劇本《金家堤之戀》進行審讀。二是推動革命遺址遺跡的保護和利用。遵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湖南紅色資源,有力推進革命場館建設,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提供紅色教育陣地。配合省政協、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等部門,全力督促做好紅二方面軍在湘西、譚政故居等革命遺址遺跡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著眼于發揮遺址遺跡的功能作用,當前正推動建立全省遺址保護利用動態管理機制,科學評價和推動革命遺址建設、管理和利用工作,發揮好革命遺址遺跡載體作用,展示其特有的宣傳教育優勢。各級黨史部門積極參與了遺址遺跡相關史實審核工作,確保導向正確、史實準確。三是創建黨史教育基地。為在全省創建一批基礎設施完善、展陳內容豐富、管理制度健全、宣傳推廣有力、資金保障有力、社會效益顯著的黨史教育基地,根據相關標準授予相應層級的黨史教育基地稱號,引導其更好地發揮教育黨員干部、廣大群眾和大中小學校學生的功能,已推出《湖南省黨史教育基地創建暫行辦法》,統籌推進全省黨史紀念場館的規范創建。四是統籌推進各地紅色場館建設。結合全省紅色資源分布及影響力,統籌推進黨史陳列館、革命遺址遺跡展館及其他紅色場館建設。已建成的長沙、湘潭等地的黨史陳列館充分發揮紅色教育陣地作用;衡陽黨史館于2020年10月3日正式開工建設,力爭在今年7月1日開館;張家界、湘西自治州等地也在策劃立項中;耒陽、安化等部分縣(市)區,也建成了紅色教育專題館。省委黨史研究院當前正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爭取紅色資源較豐富的地方能建成黨史陳列館,并在建設和指導陳展布局、史料審核、講解培訓等方面發揮作用,讓紅色場館成為全省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的重要陣地和有效平臺。五是注重發揮各級黨史聯絡組優勢。利用黨史聯絡組老同志的影響力,在加強各級黨委對黨史工作領導、指導黨史紀念活動、黨史紀念場館策劃立項、紀念設施建設、推動紅軍長征在湖南課題研究等方面發揮余熱、助力使力,取得了積極成效。
第四部分
名稱解釋
一、機關運行經費
為保障行政單位(包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二、“三公”經費
納入省財政預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因公出國(境)費。其中,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以及燃料費、維修費、保險費等支出;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食宿費等支出。
第五部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