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館榮獲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先進集體
近日,湖南黨史陳列館獲得國務院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是全國黨史系統唯一獲獎的單位,也是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博物館。
2012年至2016年,國務院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國成立3600個普查機構,投入10.7萬名普查人員、12.4億元經費,調查102萬家國有單位,全面加強文物認定和登記,新發現一大批重要文物,健全國家文物資源管理機制,圓滿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任務。
普查實施5年來,全國各級普查機構和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牢記使命、恪盡職守、不畏艱難、無私奉獻,按時、高效完成了可移動文物普查各項工作任務,涌現出一大批工作成績突出、精神風貌高尚的先進集體,為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作出了突出貢獻。
湖南黨史陳列館于2014年9月30日開館,開館第一個年頭,便參加文物普查工作,克服重重困難按時完成了任務,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是極不容易的,更是全館上下協同作戰的結果。此次普查,盤點了開館兩年的文物情況。我館現存藏品共計705件(套),已認定的文物14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4件(套),二級文物10件(套),三級文物51件(套),一般文物75件(套),下一步將抓緊進行認定工作。
“一普”期間專家對革命類文物進行深入解讀,傳授保護建議,極大的提高了館內全體職工的文物保護意識及對文物保護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形成了良好的文物保護氛圍。館內部分同志利用節假日參加了省文物局舉辦的“一普”講座,通過學習專業知識,在普查過程中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加班加點聯系專家,現場學習文物拍攝,鍛煉和培養了文物工作隊伍。
榮譽代表成績,屬于大家,也屬于過去,湖南黨史陳列館將再接再厲,積極承擔起湖南革命類文物資源管理和文物保護方面的責任。
(曾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