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室調研韶山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4月11日,湖南省政府參事、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張志初,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珍等一行5人來到韶山市清溪鎮長湖村,就如何開發利用好紅色旅游資源進行調研。
“我們這里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涌現了一大批英烈人物。”1965年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接見的“學毛著積極分子”“毛主席的好戰士”黃祖示將軍,站在中共潭湘寧邊區縣工委美義亭聯絡站舊址前,充滿激情地向大家介紹,“曾任中共湖南臨時省委書記的林蔚和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與毛主席共同組織秋收起義的彭公達,是我家的鄰居,他們犧牲后是由我母親帶人將他們的遺體運回安葬并加以保護。”
“與偉人同鄉里,和黎庶譜新聲”。黃祖示是長湖村人,其母王芝明在大革命時期就參加了毛澤東的弟媳王淑蘭組織的韶山婦女界聯合會,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成為黨的地下交通聯絡員。1940年出生的黃祖示,從小熱愛黨和毛主席,1990年從湖南省軍區副政委的崗位上退休后,一邊整理家鄉的烈士事跡并保護好革命遺址遺跡,一邊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其感人事跡多次被《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中央電視臺報道,2009年當選為 100位新中國成立后國防和軍隊建設先進模范人物。
張志初一行實地考察了永義鄉國防教育展覽館、彭公達舊居等紅色歷史遺跡,并在彭公達、林蔚兩位烈士的墓前鞠躬默哀。
在彭公達舊居,張志初一行慰問了烈士的后人彭樹莊。黃祖示介紹說,他回鄉時這位烈士的后人還住在破舊的平房里,他動員全村的鄉親們幫助他修繕了現在的青磚瓦房。
張志初指出,長湖村長眠了兩位我黨早期的革命先驅,是一片紅色熱土,要進一步整合長湖的紅色旅游資源,注入到韶山紅色旅游基因當中去。在長湖村,可以觸摸到革命烈士血脈的溫度,感受到他們信仰的高度。在這塊熱土,黨旗別樣紅,長湖多少像彭公達、林蔚一樣的革命先驅信念堅定跟黨走;在這塊熱土,軍旗血染成,無論是面對日軍暴行還是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長湖人視死如歸,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頂天立地的壯歌,可以打造一個“感恩園”,讓人們世世代代感恩為新生活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革命烈士;在這塊熱土,國旗迎風揚,長湖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在新時代敢為人先,各行各業涌現出英模人物。黃祖示將軍放棄天倫之樂,帶領鄉親們創業,辦了奶牛廠,建起了韶山人自己的“韶山一號”酒廠。
“黃祖示將軍本身就是重要的黨史人物,如今還在為保護革命遺址、宣傳黨的歷史鞠躬盡瘁,值得我們學習。”王文珍要求各級黨史工作者學習黃祖示將軍無私為黨史資料整理工作作出的積極貢獻,主動作為,把各地的紅色資源保護好、利用好。她指出,長湖村在黨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為黨和人民作出重要貢獻,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涌現了彭公達、林蔚等一代風流人物,這是韶山的榮譽,也是湖南乃至全國的寶貴財富。我們一定要把這里的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為人們傳承革命遺志、忠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歷史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