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日英烈·雷 忠

第三戰區皖北軍事聯絡委員兼游擊副總指揮,1938年10月15 日于安徽霍邱陣亡。
雷忠(1901—1938),字霆均,湖南嘉禾縣普滿鄉茶塢嶺村人。幼聰穎好學,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學。受當時革命思潮的影響,他痛感軍閥政府的腐敗無能,立志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救國救民。中學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人北京大學。在得知國民政府北伐后毅然投筆從戎,投身于國民革命的洪流。1926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后被分派到國民革命軍第十六師,歷任排長、 連長、營長、團長等職。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為配合淞滬友軍作戰,國民政府軍事當局決定組建游擊部隊,干擾日軍戰地運輸,襲擊日軍倉庫,以配合正面作戰。雷忠奉命組建一支游擊特種部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一游擊支隊,隸屬第三戰區第十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雷忠任該支隊少將司令官,率部馳赴上海浦東,在敵后開辟新的戰場,策應主力部隊作戰。他將部隊分成若干個小分隊,有的負責電臺聯絡,有的負責收集日軍情報,有的專門爆破日軍后方補給基地和運輸車輛,有的化裝潛入敵營制造內亂。該部在敵占區機動穿插,避實就虛,襲擊日軍,常常出奇制勝,迫使日寇疲于奔命。同時,他還向民眾廣泛開展宣傳工作,以團結一致抗日。他說:"吾人如不欲長期作亡國奴,過牛馬生活,就必須抗敵御侮,希與日軍采取不合作主義,隨時搜集敵偽情報,提供國軍參考。”
1938年4月,雷忠調任皖北軍事聯絡委員兼游擊副總指揮參加徐州會戰。其間,雷忠率部插入蚌埠、宿州一帶,破壞日軍的交通和補給基地,搜集日軍情報,襲擊和牽制日軍,為臺兒莊大捷作出了貢獻。
6月,武漢會戰拉開帷幕。為策應武漢會戰,雷忠率部駐守霍山、六安一帶。6月至9月,他指揮部隊深人敵后作戰,先后擊毀日軍軍車200余輛,炸毀日軍供給基地13處,破壞通訊線路50余公里,繳獲大批糧食、馬匹、被服。10月,日軍集中兵力與我軍在霍邱一線作戰。15日,雷忠親率小分隊突進霍邱,準備炸毀日軍設在此處的大型后勤補給基地。他一手握槍,一手提炸藥包,帶領隊員偷襲日軍補給基地。當他率隊員剪開鐵絲網,進逼日軍基地時,被日軍發現,日軍輕重機槍一齊掃射,雷忠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7歲。
(諶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