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日英烈·羅樹甲
國民政府軍委會中將參議,1944年冬于湖南耒陽淝永鄉謝家村被日軍殺害
羅樹甲(1878—1944〉,字衡平,耒陽哲橋樟樹橋人。1919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后,充任張宗昌部見習軍官一年。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四師少校營長,參加北伐,攻克武漢后升任第八軍第二師第二十團上校團長。
1929年春,羅樹甲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師第五十五旅旅長兼 衡陽警備司令,期間,奉令率全旅官兵到耒陽"清剿"共產黨游擊 隊,致使中共耒陽縣委和耒陽赤色游擊總隊遭受巨大損失。1930 年6月,任第十九師副師長兼第五旅旅長,率部到長沙抗拒紅軍攻城。后任第一、第九兩區保安司令兼湘鄂贛剿匪指揮、湖南省保安處副處長兼長沙警備司令。
抗戰爆發后,羅樹甲積極抗日。1937年10月28日,為鞏固岳陽防空,羅樹甲特派參謀唐立石將水陸警察及團隊編成防護部隊,并親任防空指揮。同時派隊到各鄉村切實宣傳,借以喚起民眾防空意識,并嚴密巡查以防漢奸活動。
11月2日,他被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的何鍵任命為長沙市防護團副團長。15日,他以岳陽為湘北重鎮,為減少災害,特派副司令佘克劍、參謀唐立石、縣長周仲衡為岳陽市防空委員,以方濟舟為總干事,積極進行訓練演習,以嫻熟技術鞏固防空。20日,他親赴岳陽布置防空,后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軍第一一九師中將師長,奉命開赴抗日前線。在支援臺兒莊、保衛大武漢諸戰役中,與日軍第六師團等苦戰,收復了安徽潛山等地,受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嘉獎。
1941年5月18日,羅樹甲任第十八軍副軍長,駐守湖北沙市、 宜昌,為國民政府戰時陪都重慶加強防御。1941年,他率部與日軍在宜昌作戰。后轉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旋因病回家休養。
1944年7月3 3至8月1日,日軍第三師團與我第二十六軍、 暫編第二軍反復爭奪耒陽達3次之多。8月下旬日軍再次攻陷耒 陽,在耒陽成立了維持會。羅樹甲因病在耒陽被俘,被閃禁淝永鄉謝家村兩月。日軍知其為抗日將領,始則威脅利誘,企圖勸降,他抗節不屈,日軍則將其兩足大趾砍斷,期以逼降,他仍寧死不降。日軍進而用刺刀刺羅樹甲兩手掌心,侮辱萬端。羅樹甲不甘侮辱,服毒自殺,終年66歲。
羅樹甲出身寒微,躋身顯要,不忘桑梓,捐資興學。1929年向衡陽廣湘中學(即現在的耒陽重點中學--耒陽二中)捐銀洋2000 元,兩度任該校校長。抗日戰爭期間,捐田租500石,創立衡平小學,原校址在現在的張飛酒廠附近。后又創立衡平中學,因未得省府批準而停辦。
羅樹甲出殯當天,耒陽城區民眾及遠近得知消息的各界人士都自發為其送葬。羅樹甲生前生有三女(無子〉,大女不詳;二女羅素蘭生有四子女;三女羅仲筠,定居在臺灣,生有一子三女。2005年(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清明節,羅仲筠從臺灣經香港飛回耒陽,前來祭拜父親羅樹甲。
(胡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