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室開展“三嚴三實”第二次專題學習研討系列活動
8月13日至14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干部職工圍繞“嚴以律己,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這一主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第二次專題學習研討。室主任張志初主持學習研討,他引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推崇的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論述成業、治學的“三種境界”,要求全室同志在進行理論學習和從事黨史工作時,在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時,也要追求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要追之求之。第二種境界是目標樹立之后,以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奮之斗之,苦之行之。第三種境界是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苦累中找到希望,最終以“暮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開悟,喜之樂之。這三種境界對于黨史干部如何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如何把嚴以律己作為生活的常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啟示指導意義。
學習研討前,組織觀看了反腐警示片《高速路上的腐敗陷阱——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系列腐敗案警示》。
室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王文珍結合黨史工作實際,以《做守紀律講規矩的黨史人》為題,進行了“嚴以律己”的學習輔導,分三個部分進行了闡述:一是從深刻認識和把握嚴以律己的內涵和意義,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嚴明紀律和規矩的黨、革命領袖是嚴以律己的典范等方面,論述了守紀律講規矩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二是從只有嚴以律己,才能做一名知黨、愛黨、信黨、憂黨、護黨、興黨的好黨員,才能做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才能做一名遵紀守法、德才雙馨的好公民等方面,闡明了黨史干部為什么要嚴以律己。三是從在認識上要有顯著的提高,在思想上要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在行動上要認真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個必須”和粟戰書同志提出的“四個決不”等方面,指出了黨史干部怎樣才能做到嚴以律己。
最后,張志初主任以“論定力”為題,闡述了黨史干部要有的五種“力”:一是迷霧面前的洞察力。要清醒地觀察,冷靜地辨別,特別是對惡搞歷史、虛無歷史、貶損領袖、給英模身上潑臟水等錯誤思潮與言行,一定要時刻保持思想清醒,保有敏銳的洞察力,捍衛英雄,打好英雄保衛戰。二是風浪面前的把持力。“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形勢,黨員干部不能當騎墻派,風吹兩邊倒,在風浪面前心中要有一根“定海神針”,咬定青山不放松,堅持理想,堅定信念,不能得“軟骨病”,做“墻頭草”。三是誘惑面前的自控力。現在社會上很多誘惑、很多陷阱,要嚴以律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要在誘惑面前時刻保持自控力,要自覺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潔身自好。四是腐蝕面前的免疫力。誘惑是外在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關鍵還是內因起作用,這要求我們黨史干部要苦練“內家功”,強健筋骨、“鑄魂補鈣”,修煉在腐蝕面前的超強免疫力。五是榮辱面前的意志力。人生一輩子,怎么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處變不驚,以平和心態對待得失榮辱?唯有時刻牢記毛主席提出的“兩個務必”、“進京趕考”、永遠在路上,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集中學習時,邊英、蔣貴龍同志談了個人學習體會。在室務會成員、機關處級干部和黨史陳列館班子成員研討交流時,室務會成員帶頭發言,圍繞主題,緊密聯系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風實際,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有之”、“五個必須”標準,進行了充分討論,提升了思想認識,凝聚了高度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