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w00ou"></rt>
  • <button id="w00ou"><tbody id="w00ou"></tbody></button>
    <table id="w00ou"></table>
    <strike id="w00ou"></strike>
    <cite id="w00ou"><pre id="w00ou"></pre></cite>
    <code id="w00ou"><tr id="w00ou"></tr></code>
    <cite id="w00ou"><center id="w00ou"></center></cite>
  • 院長信箱留言板
    您現在的位置: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黨史研究>研究成果

    十七大以來湖南重大投資建設

    2014-10-21 10:50:43  來源:《十七大以來湖南重大投資建設》 

    序言

            湖南省常務副省長      

     

     

      東風喚起大地春,科學發展看湖南。

      踏著變革創業的強勁鼓點,滿載投資建設的豐碩果實,黨的十七大以來,有著“麓山為魂、湘江為魄”的三湘兒女以速度之經,舉責任之緯,譜寫了投資發展氣壯山河的光輝篇章。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之際,“敢為人先”的7100萬湖南人、不懈奮斗的380萬湖南共產黨人,以“三個一”重大項目建設的輝煌成就,向黨的盛會隆重獻禮,無不令人豪情激蕩,無不令人倍感振奮,無不令人斗志昂揚。

      十七大以來,湖南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投資建設櫛風沐雨,走過了波瀾起伏、輝煌燦爛的恢宏歷程。在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下,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擴大內需,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試點建設等重大機遇,有效應對重大挑戰、經受重大考驗,堅持實施科學投資決策,堅持擴大投資規模和優化投資結構并舉,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源化、投資方式多樣化,圍繞新型工業化,擴大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投入;圍繞新型城鎮化,穩步完善基礎設施;圍繞新農村建設,不斷擴大農村投資;圍繞和諧社會構建,加大民生投資。突出抓好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生態環保項目和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大項目特別是“三個一”重大項目建設為支撐,在三湘大地上描繪高歌猛進、波瀾壯闊、捷報頻傳的嶄新畫卷。這五年,湖南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891.9億元,年均增長28.7%。從“十一五”時期的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4000億元、2008年突破5000億元、2009年突破7000億元、2010年逼近萬億元,到“十二五”開局的2011年突破萬億元,湖南已進入全國投資過萬億的大省行列。特別是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的投資建設,有力助推著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五年,湖南以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國家“兩型社會”試驗區為契機,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了科學發展、奮力趕超的歷史新跨越。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9439.60億元躍升至2011年19669.6億元,經濟總量挺近全國十強,長株潭、大湘西、大湘南三大發展區域鼎力,10個千億產業崛起,“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等創新成果引領潮流。昔日的“農業大省、工業弱省、財政窮省”,正在進行躋身經濟強省的“驚人一躍”。

      投資、項目是經濟建設的根本抓手。湖南經濟這幾年能夠實現進位趕超,主要得益于堅定不移地將“一化三基”、“四化兩型”戰略落實到具體項目,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爭取,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推進,形成了投資的跨越式增長;堅持多上項目、上好項目、上大項目,為實現富民強省提供了有力支撐和持續動力。五年間,全省共實施重大項目26122個,完成投資18091.2億元,年均增長28.8%,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46.5%。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湖南部署實施“三個一”行動計劃,設計到“十二五”末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萬億元,重點實施100項重大工程,推進1000個重大項目。2011年,“三個一”行動計劃全面啟動,重大項目對投資增長發揮了關鍵作用。2012年上半年以來,全省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更是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其項目數量達到1637個。隨著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和民生環保項目的相繼開工和建成,全省辦成了一些多年來想辦而因條件不具備沒有辦成的大事,為湖南長遠可持續發展積蓄了能量、夯實了基礎。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首,投資建設已日益成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驅動力。“十二五”時期,湖南將繼續堅持“四化兩型”、“四個湖南”建設,貫徹實施“兩個加快”、“兩個率先”戰略,走出一條具有湖南特色的科學發展路子。在實際工作中,緊握拳頭保發展重點、集中力量辦民生大事,力爭實現經濟總量、人均均量、運行質量“三量齊升”。在握緊拳頭保發展重點上,要從湖南仍屬投資拉動型經濟的實際出發,在盡可能增強出口拉動的基礎上,始終把立足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計劃完成投資10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在轉方式調結構上,要通過優化投資結構帶動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把擴大有效投資與轉方式調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起來,促使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在推進投資體制改革上,要進一步抓好長株潭試驗區第二階段改革建設,帶動全省國企、財稅、投融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緊緊抓住開放型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不放手,把引資、引技、引智結合起來,提高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最大可能地匯聚資金、技術、資源等生產要素助推科學發展;誠心誠意誠懇招商,努力營造招商引資的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促進招商項目落地生根。當前,湖南正按照中央經濟工作“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大力推進“四化兩型”和全面小康建設,全力穩增長、調結構、強保障、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抓投資,就是實實在在地穩增長;穩增長,就必須千方百計抓投資。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著力把握國家政策面利好、要素保障趨好、項目進展較好等有利因素,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決戰決勝,搶抓機遇,把穩定投資作為擴大內需、穩增長的關鍵,繼續大力推進“三個一”重大項目建設,做到以大項目、好項目帶動大投入、培育大產業、推動大發展。

      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編纂的《十七大以來湖南重大投資建設》一書,以研究、編纂、宣傳等手段和文字、圖表、圖片及“相關鏈接”等形式,集中深入、生動新穎地研析和反映了十七大以來湖南各方面、特別是“三個一”重大項目投資建設的科學決策、建設成就及有益啟示,這對于全省干部群眾深化對“十二五”湖南投資領域的戰略部署和重大項目建設的認識,推動重大項目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推進“四化兩型”、加快“兩個率先”步伐,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宏偉目標,無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是為序。

      2012年8月

     

     

     

     

    {Ky:PAGE}

     

     目錄

      序言

      決策篇

      實施多元化投融資戰略,打造經濟強省的強力引擎

      ——十七大以來湖南重大投資與建設的科學決策

      投入篇

      科學投資促發展 重點建設譜華章 省統計局投資處

      典型篇

      競相崛起的千億產業

      機械裝備產業——首朵鮮葩 國際綻放

      工程機械產業——集約崛起 創新驅動

      汽車產業——項目推動 快速崛起

      文化產業——飛速發展 中部第一

      食品產業——資源稟賦 “農”字凸顯

      有色金屬產業——產業大省 華麗轉身

      輕工產業——平穩增長 譜寫華章

      冶金產業——轉型升級 鑄就輝煌

      石化產業——合理布局 集群發展

      信息產業——快速崛起 新興壯大

      建材產業——由大變強 靠新出強

      旅游產業——項目推動 實現跨越

      集聚效應顯著的工業園區

      長沙高新區——沖刺尖端的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

      長沙經開區——致力打造“中國力量之都”

      寧鄉經開區——打造一流國家級投資平臺

      瀏陽經開區——中西部地區惟一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

      株洲高新區——傾情打造千億汽車產業集群

      湘潭高新區——輻射中部特色突出的研發創新高地

      湘潭九華經開區——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示范片區

      岳陽經開區——沿江開放城市創辦的首批開發區

      常德經開區——“工業新城、城市新區”

      益陽高新區——中部崛起的新秀

      郴州出口加工區——唯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

      邵陽經濟開發區——打造湘西南明珠

      張家界經濟開發區——新型工業的主戰場、旅游綜改的先導示范區

      永州市鳳凰園經濟開發區——竹城飛出的金鳳凰

      知名企業

      華菱集團——精品化打造的國際一流企業

      中煙工業公司——大力推廣“綠色工房”

      中聯重科——打造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企業

      湖南省電力公司——致力電網建設 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平臺

      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推進項目建設 確保湖南石油供應

      中建五局———實力央企 建房造城 貢獻民生

      湖南有色——世界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商

      株硬集團——堅持技術改造 穩居國內排頭

      巴陵石化——打造世界一流非乙烯精細化工企業

      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引領世界軌道電力牽引裝備現代化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48研究所——跨入全球光伏設備制造商第一方陣

      晟通集團——科學發展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大漢城鎮建設有限公司——做中國城鎮建設的領跑者

      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自強自新 科學發展

      湘電集團有限公司——帶動中國電工裝備制造業駛向一片新的國際海洋

      中國水電八局——譜水電湘軍華章 鑄國有企業輝煌

      泰格林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新創優 轉型發展

      湖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搞好項目投資建設 助力湘煤跨越發展

      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在重大項目建設中實現騰飛

      廣汽長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追逐中國自主品牌轎車夢想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風勁正揚帆

      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湖南省金華車輛有限公司——以實力迎接挑戰 以卓越成就未來

      重大項目

      滬昆鐵路客運專線湖南段——湘西南通向外部世界的橋梁

      武廣客運專線新長沙站——長沙“山水洲城”的獨特體現

      長沙軌道交通——長沙城市交通建設新起點

      湖南城際鐵路——“3+5”城市群最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

      長湘高速公路——湖南第一條六車道高速公路

      衡邵高速公路——連接衡陽市和邵陽市的交通大動脈

      邵永高速公路——湖南第一條由民間資本獨資建設的高速公路

      潭衡高速公路——湖南東部地區重要經濟干線

      吉茶高速公路——湖南第一條全山區高速公路

      郴寧高速公路——湖南通往廈門、臺灣的東西大動脈

      永藍高速公路——內地省份通往珠江三角洲的南北交通大動脈

      衡桂高速公路——泛珠三角區域重要經濟干線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創造機場建設的“湖南速度”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打造“東方萊茵河”

      涔天河水庫擴建——“十二五”湖南水利“一號工程”

      洞庭湖治理——打造環洞庭湖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屏障

      華能岳陽電廠三期工程——“創建零事故工程”

      大唐華銀金竹山火力發電分公司#3機組建設——湘中明珠再添光輝

      寶慶煤電一體化項目——國電在湖南實現零的突破

      湖南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夯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平臺

      中石化股份長嶺分公司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打造國際一流企業

      氣化湖南工程——破解經濟社會發展能源瓶頸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建設——搭建技術創新平臺

      湘電集團自卸車項目——國內最大電動輪自卸車生產項目

      南嶺澳瑞凱民爆器材有限責任公司項目

      ——國內緊缺的高性能塑料導爆管生產公司

      市州篇

      湘江當驚星城變 “一江兩岸”展畫卷……………………長沙市發改委

      大雁展翅翔萬里 產業承接助騰飛…………………………衡陽市發改委

      打造“兩型”火車頭 “5115”工程增實力………………株洲市發改委

      和諧蓮城映笑臉 “3+3”產業促騰飛……………………湘潭市發改委

      資江奔涌逐浪高 后發趕超大嬗變…………………………邵陽市發改委

      龍騰虎躍興古城 驚起洞庭飄鷗鷺…………………………岳陽市發改委

      和風吹拂桃花源 沅澧大地興輝煌……………………常德市發改委

      旅游龍頭舞蹁躚 精品建設步履堅………………………張家界市發改委

      山水新城如畫來 綠色發展繪彩卷…………………………益陽市發改委

      重大投資奏凱歌 郴州面貌煥新姿…………………………郴州市發改委

      春風無限瀟湘意 趕超發展譜新篇…………………………永州市發改委

      闊步邁向新方陣 科學跨越奏凱歌…………………………懷化市發改委

      工業基地展英姿 “幸福婁底”旋律揚……………………婁底市發改委

      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帶動戰略 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湘西州發改委

     

     

    {Ky:PAGE}

     

     

      十七大以來湖南重大投資建設

      決策篇

      建設潮涌三湘地,芙蓉國里競風流;打造經濟發展“第一拉動力”強力引擎,合奏投資強省新交響。在“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宏偉戰略目標昭示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以省九次、十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吹響了瀟湘新跨越的嘹亮號角,21萬多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一場更偉大的創業、更激昂的發展、更深刻的變革已然到來。全省科學謀劃重大投資建設戰略部署,實施多元化投融資戰略,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大項目、好項目帶動大投資、培育大產業、推動大發展。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須奮蹄。憶往昔,湖南人杰地靈奮發圖強,敢為人先創造出現代史上的輝煌;看今朝,三湘兒女以“赤誠堅韌、務實創新”的湖南精神,勇往直前爭跨越;待明日,瀟湘大地必將實現“兩個加快”、“兩個率先”,在富民強省的史詩里再譜盛世華章。勢之所趨,時之所至,心之所向。在“四化兩型”、“四個湖南”建設的滾滾大潮中,后勁勃發的湖南重大投資建設,必將創造新的輝煌。

      回眸十七大以來:

      湖南科學發展戰略與重大投資建設決策

      從黨的十七大到黨的十八大,從第九次省黨代會到第十次省黨代會,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五年,群起合奏富民強省的主旋律,激情唱響科學發展的最強音,從“一化三基”的大力實施,到“四化兩型”的創新探索,發展戰略不斷調適;從堅守糧食生產、保護生態、節能減排、保障民生“四條底線”,到實現優化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人本發展“四個發展”,發展路徑不斷清晰;從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強省、教育強省“三個強省”,到建設綠色湖南、創新型湖南、數字湖南和法治湖南“四個湖南”,發展目標不斷明確;從“彎道超車”的奮力趕超,到“高鐵時代”的加速前行,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又好又快疾駛的湘江巨輪,駛入了新的歷史航道,富民強省,科學發展,超常跨越,湖湘大地,繪畫宏圖。

      回眸五載富民強省,喜看湖湘科學發展。

      黨的十七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一化三基”、“四化兩型”的富民強省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把擴大投資作為促進結構調整、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和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的重要途徑,堅持多上項目、上好項目、上大項目,以項目和工程建設為支撐,帶動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奮力開創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新局面。

      抓投資,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民生。湖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舟共濟、奮力開拓、銳意創新,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擴大內需、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有效應對重大挑戰、經受重大考驗,堅持實施科學投資決策,堅持擴大投資規模和優化投資結構并舉,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源化、投資方式多樣化,堅持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突出抓好重大產業項目,突出抓好基礎設施項目,突出抓好生態環保項目,突出抓好民生實事項目。

      “抓投資就是抓經濟,保投資就是穩增長、穩發展”。湖南省第九次、第十次黨代會和全省“十一五”、“十二五”固定資產投資規劃,深刻反映了十七大至十八大期間,湖南在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及重大投資建設方面的戰略決策部署,實施“三個一”行動計劃、大力推進“三個一”重大項目建設的重要舉措。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確大力實施多元化投融資戰略,打造經濟強省的強力引擎,一系列重大投資與建設的科學決策,攸關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科學跨越奇跡。

      到2012年上半年,湖南省GDP增長11.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財政收入增長22.5%,好于預期目標;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民生狀況繼續改善,較為扎實地實現了“穩中求進”、“穩步增長”的發展目標。

      一、發展戰略的科學決策和適度調整,為重大投資建設明確方向、奠定基礎

      發展戰略攸關發展成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注重適情適時提出階段性的發展戰略。省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先后提出并實施了“一化三基”、“彎道超車”等發展戰略,有力推動了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省第十次黨代會在深刻分析國內外形勢、準確把握湖南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明確提出把“四化兩型”作為未來五年發展的總戰略,強調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方向和目標,以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為基本途徑,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自主創新,推進節能環保,深化改革開放,保障改善民生,用“總戰略”保證“總任務”的完成。只要全省上下堅定地沿著這條路子走下去,不動搖、不徘徊、不折騰,一步一個腳印,一環緊扣一環,發展目標就一定能實現,湖南科學發展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寬廣。

      (一)從“一化三基”到“四化兩型”:發展戰略越來越合情

      回顧科學發展觀這五年在湖南的理論與實踐,從“一化三基”到“四化兩型”,富民強省的發展戰略越來越合情:符合世情、國情、省情,切合民心、民意、民情。因此,湖南這五年,中部崛起,逆勢上揚,階段性的戰略成果層出不窮,“一化三基”捷報頻傳,“四化兩型”凱歌行進,發展形勢越來越好。

      2006年11月,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工作報告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湖南,加快富民強省”的宏偉目標和加快“兩個轉變”,即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轉變,讓全省人民盡快過上富裕生活;由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轉變,讓湖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確定了湖南省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社會和諧明顯進步,黨的建設明顯加強。為實現這些奮斗目標,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基礎先行,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和諧穩定。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湖南省第九屆委員會和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張春賢當選為省委書記,周強、梅克保為省委副書記。

      明確提出“富民強省”,是湖南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大認識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讓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黨的價值追求。立足現實基礎、著眼未來發展,省委明確把富民強省作為凝聚全省人民團結奮斗的宏偉目標和發展戰略。富民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發展動力,才能真正實現強省。強省是為了更好地把發展成果惠及全省各族人民。富民與強省有機統一于湖南改革發展大業之中。建設一個經濟繁榮興旺、文化特色鮮明、人民生活殷實、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和諧的湖南,用科學發展的理念、用扎實有效的措施、用和諧奮進的力量保障富民強省。主政湖南的省委、省政府,科學把握富民與強省的關系,激情描繪富民強省的宏圖遠景,為奮力開創全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添充了強勁動力。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在北京召開。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十七大報告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鼓舞了全黨和全國人民。

      黨的十七大之后,湖南省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確定富民強省戰略思路,逐步摸索出一條符合省情的發展路子。圍繞加快富民強省、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推進“一化三基”、加快“兩個轉變”、建設“三個強省”、守住“四條底線”、建設“兩型社會”、推進“3+5”城市群建設、實現科學跨越等一系列關系全局、關乎長遠、關聯根本的發展思路,并緊緊圍繞這些思路抓部署、抓推進、抓落實。面對歷史罕見的特大冰凍災害的影響和接踵而至的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緊密結合實際,科學研判形勢,努力化挑戰為機遇,著力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強基礎,及時出臺了擴大投資、促進消費和保企業、保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把當前和長遠,把保增長與調結構、增效益、促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戰勝了特大冰災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挑戰,取得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勝利,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經濟素質得到提升,全省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后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生態環境改善,展現了“彎道超車”、科學跨越的良好態勢。

      富民強省這五年,湖南在科學發展的征程上闊步前進。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面對百年不遇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嚴重洪澇干旱災害,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和影響,全省各級黨組織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省廣大黨員和各族人民,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擴大內需、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有效應對各種重大挑戰,大力實施“一化三基”戰略,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繼勝利完成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省第十次黨代會更明確了堅持以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為主題,堅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加快建設全面小康,加快建設兩型社會,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實現新跨越的發展規劃,湖南已經譜寫、正在譜寫、將會譜寫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一篇又一篇新畫卷。

      回眸“十一五”,湖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各種重大挑戰,堅持不懈實施“一化三基”戰略,加快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一是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消費品市場持續繁榮。2007年,湖南省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11年又邁上2000億元新臺階,達到2460.66億元,比2010年同比增長30.98%。二是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財政收入增速加快,企業效益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節能降耗力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三是經濟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取得新成效。四是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開放型經濟發展較快,非公有制經濟加速發展。五是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發展后勁穩步增強。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兩型社會”建設成效明顯。六是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加大,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十一五”時期,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取得了輝煌成就。“十二五”時期,全省上下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開創湖南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新局面。

      進入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根據新的形勢,黨中央提出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任務。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要求,順應當前國內外發展趨勢,立足湖南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制定了以“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要內容的“四化兩型”發展戰略,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這一戰略作為湖南科學發展的新引擎,在推動湖南加快發展和轉型發展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加快建設全面小康,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努力在中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實現“六個更加”:經濟發展更加科學,發展速度保持全國前列,人均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創新綜合能力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進一步完善,法制進一步完備,法治湖南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層民主不斷發展;社會更加和諧,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全面加強;文化更加繁榮,文化事業加速發展,文化產業進一步壯大,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質全面提升;環境更加優美,綠色湖南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宜居水平明顯提高;人民更加幸福,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幸福感明顯增強。2011年湖南省涉及民生的支出達2274.3億元,比上年增加550.8億元,增長30.9%,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65.6%。

      加快建設兩型社會,湖南要率先走出一條兩型社會建設的新路子。堅持把兩型社會的理念、目標、方法全面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全面完成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區改革建設第二階段的目標任務并向第三階段推進,引領帶動全省各地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業優化、科技創新和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為全國發揮示范作用。在全省干部群眾中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大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取得湘江治理的明顯成效,打造“東方萊茵河”,建設美麗繁榮的湘江經濟帶,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各類指標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是省第十次黨代會確立的未來湖南科學發展的新戰略,也是落實“十二五”規劃,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富民強省的重要戰略部署。沿著這樣的基本思路: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方向和目標,以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為基本途徑,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自主創新、推進節能環保、深化改革開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優化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人本發展,加快建設綠色湖南、創新型湖南、數字湖南、法治湖南。2011年湖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35億元,增長12.8%;全省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龍年之春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令世人矚目,對“兩型探索”創造的“湖湘速度”有了直觀而深刻的印象。

      從“一化三基”到“四化兩型”,體現了湖南發展戰略思考和決策上繼承與創新的緊密結合和與時俱進。繼承,是要重視借鑒和利用好過去在實踐中形成的好傳統好做法;創新,是要根據新的實踐不斷創新科學發展的理念和思路。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只有把繼承與創新有機統一起來,才能在堅持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不斷推動改革創新,既借鑒和利用已有成功經驗,使科學發展越走越穩,又適應形勢變化,使科學發展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十七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在繼承以往科學發展成果的同時,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的認識,創新科學發展的實踐。從“一化三基”到“四化兩型”、從“三個強省”到“四個湖南”、從“兩型”試驗到“兩型”引領、從“四條底線”到“四個發展”,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的出臺,一系列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決策的制定,繼承了以往科學發展成果的結晶,并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深化科學發展認識、創新科學發展實踐的豐碩結果。

      從“一化三基”到“四化兩型”,支撐著湖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濟總量逐步增強,經濟強省、工業強省、長株潭一體化三大夢想正在變成現實;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逐漸擺脫對重化工業和資源粗加工業的依賴,綠色發展其勢已成。湖南省經濟總量從2007年的9145億元,上升到2011年的19635億元,居全國第9位;2011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8083億元,居全國第9位,由農業大省、工業弱省、財政窮省,開始步入工業強省行列;工業在做大中做強做優,擁有機械、食品、電子信息、文化等11個千億產業,全省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31.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33%。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左右,占GDP的比重達到5.2%。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51.5%,創新能力居全國第6位。“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軌道交通、超級雜交稻等重大成果搶占了世界科技的制高點。長沙實現空氣質量優良率,河流斷面三類水率,污水和垃圾無害處理率“三個100%”,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株洲由全國10大污染城市轉變為現代工業文明為特征的生態宜居型城市,湘潭躋身全國園林城市。堅持“四化”帶動、“兩型”引領,大力弘揚“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就是競爭力、就是惠民生”的理念,兩型社會建設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消費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入湘世界500強企業由2007年的44家增加到2011年的119家。據《福布斯》發布的2011年中國中部6省商業城市排行榜前16名城市中,湖南省有5個城市上榜,長沙則位列中部之首。

    上一篇 科學投資與湖南重大項目項目建設
    下一篇 紅軍長征在湖南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 主辦
    電話:0731-81125782 編輯部郵箱:hndsxcjyb@163.com
    備案序號: 湘ICP備2020023722號-1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 版權所有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一级做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国产综合欧美日韩视频一区,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t id="w00ou"></rt>
  • <button id="w00ou"><tbody id="w00ou"></tbody></button>
    <table id="w00ou"></table>
    <strike id="w00ou"></strike>
    <cite id="w00ou"><pre id="w00ou"></pre></cite>
    <code id="w00ou"><tr id="w00ou"></tr></code>
    <cite id="w00ou"><center id="w00ou"></center></cit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xxx|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蜜桃成熟时3之蜜桃仙子电影| 用我的手指来扰乱吧全集在线翻译|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美女扒开内裤无遮挡网站|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正在播放露脸一区|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公的大龟慢慢挺进我的体内视频|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videossex日本妇|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视频一|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