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炬,行走韶山 ——“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觀察
12月4日,來自長沙、懷化的近4000名學生,在韶山毛澤東廣場舉行“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開班式。喻名才攝(湖南圖片庫)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蔣睿楊斯涵
巍巍韶峰,雄偉壯觀,游人如織。
韶山毛澤東廣場,歌聲嘹亮。“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開班式,在千人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旋律中拉開帷幕。研學學生在偉人故里,接受紅色文化洗禮,沉浸式體驗一場“校外思政課”。
走進偉人故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2023年4月“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啟動以來,257批47萬多名中小學生先后走進韶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日接待人數增至四千
——確保每位湖南中小學生在高中畢業前都能前往韶山參加思政課
12月4日15時30分,來自長沙、懷化的近4000名學生,身著校服,在韶山毛澤東廣場整齊列隊,舉行“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開班式。
為確保全省每位中小學生在高中畢業前都能前往韶山參加一次思政課,參與“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的學生規模逐期擴大,從最初日接待人數1000人增至4000人。這也給韶山研學接待能力出了一張“考卷”。
韶山思政教育實踐中心主任向燕介紹,按照研學營地建設標準,該市盤活利用韶山學校、韶山華潤學校、環球職院3處閑置學校資產,整合韶山營地社會化研學基地,新增研學床位2000個。每個營地配套食堂、教室和報告廳等,可滿足4000名學生研學食宿需求。
硬件設施擴容,師資保障得力。目前,研學思政教師、現場教學教師、持證研學助理、安全保障人員近600人,通過營地全員集訓、思政老師展教結合課程集中考核、研學助理集中培訓考核等方式,持續提升研學服務質量,完善研學從業人員的考評、督查、獎懲、退出機制。
按照“研學優先、安全第一”原則,韶山設置專門研學時段,將學生與游客錯開,分批次分線路進入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等,重點場館的開放時間每天延長4小時。組織公安、文旅、應急、市場、衛健等部門常態化出動,每天固定安排交警輔警44人和上百名救護員,全流程保駕護航。
為保障研學運力,廣東鐵青國際文化旅游集團長沙分公司成立工作專班,主動對接教育部門,優化出行方案,形成專列運力統籌方案。專列車廂布置紅色研學標識,將車廂打造成移動課堂。截至12月10日,開行長沙、永州、郴州、益陽等11個地市至韶山的紅色研學專列72趟,接待學生7.2萬余人次。
研學課程與線路創新升級
——采用“1+3”課程體系,新增滴水洞、青年毛澤東塑像公園等教學點
“滴水洞一號樓是毛澤東同志1966年回鄉的住所,他在這里度過了11天。”12月5日,思政老師成靜在滴水洞一號樓為長沙市電子工業學校學生講述《活到老,學到老》研學課程。該課程通過參觀毛澤東在滴水洞居住期間讀書生活的實物和場景,以展教結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毛澤東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副局長鄧文一介紹,“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日接待量達4000人。省韶山管理局扛牢政治責任,優化課程體系和研學線路。
今年秋季學期,“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采用“1+3”課程體系:1堂大思政課,涵蓋毛澤東廣場開班儀式、故居情境教學課、紀念館生平展區參觀體驗課、《恰是風華正茂》思政大課及主題班會課;3大主題課程,包括“學偉人家國情懷、學偉人艱苦奮斗、學偉人讀書精神”展教結合課,現場講解、數字展廳等相融合。研學線路在原有基礎上增點擴面,新增滴水洞、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組成的核心景區滴水洞環線線路,以及青年毛澤東塑像公園等城區線路。
為解決研學流于形式、游而不學、學而不研等問題,研學活動通過撰寫一篇研學日記、選定一個座右銘、暢談一次人生理想、設計一份生涯規劃等拓展延伸活動,引導學生總結提煉研學感悟,讓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感、學有所悟。
鄧文一表示,省韶山管理局還將在滴水洞打造毛澤東詩詞書法手札數字藝術館,運用VR、AR等數字科技,將詩句與視覺元素融合,幫助中小學生深入理解毛澤東詩詞書法手札,豐富研學體驗,增強研學效果。
研學品牌溢出效應顯著
——帶熱市場化研學,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數字化景區建設以及文旅業態融合
“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開展1年多來,憑借特有的紅色教育資源和豐富的研學內容“火”出圈,“紅色研學看韶山”享譽全國,品牌溢出效應顯現。1至11月,“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接待學生34.18萬人,帶動市場化研學87.26萬人,研學總人數同比增長98.98%。
除了帶熱研學市場,韶山以“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為依托,在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數字化景區建設以及文旅業態融合等方面發力,為紅色文旅賦能。
修復重點文物12處,推動18處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串聯成線,打造“緬懷偉人教育線路”等紅色旅游經典線路8條,編制紅色課程95堂。
打造韶山智慧文旅綜合指揮中心,建設集“一屏管、一機游、一碼行”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元宇宙等現代科技,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文旅項目和研學產品。
建成湖南韶山干部學院、韶山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等9個紅培基地,打造47個現場教學點,開發主題線路12條,推出精品課程347堂,紅色教育培訓領跑全省。
組建韶山市旅游民宿協會,規劃建設韶峰、大沖兩個鄉村旅游精品民宿集聚區,推動民宿正規化、規模化建設。
擦亮紅色經典名片,激活紅色文旅動能。前三季度,韶山市接待游客940.1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2.82億元,同比增長20.13%,其中,規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業營業收入達57.8億元,同比增長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