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確立與重新確立的歷史啟示
毛澤東與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構筑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發展史上的兩座高峰:毛澤東同志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偉大奠基者,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作出了開創性貢獻;鄧小平同志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偉大捍衛者,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恢復和重新確立作出了開拓性貢獻。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經過了從確立到重新確立的發展歷程,盡管時代背景、目標任務、表現形態不盡相同,但其本質內涵和基本原則是一致的。認真回顧兩位同志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深刻總結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從確立到重新確立的歷史經驗,對于我們科學把握和全面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創立艱難,堅守和維護更是艱難,這是黨的建設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毛澤東同志在1929年6月《給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思想路線”一詞,在1930年5月撰寫的《調查工作》中明確地提出了共產黨人“思想路線”問題。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首次運用“實事求是”一詞。1941年5月,他發表《改造我們的學習》,在此之后的延安整風運動最重要的歷史貢獻是使實事求是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但是,黨的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由于黨對階級斗爭的形勢作了過分激烈的估計,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離,最終導致“文化大革命”發生。堅持真理比發現真理更難。鄧小平同志復出后,選擇以批判“兩個凡是”作為突破口,支持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極大地解放了人們僵化的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黨的思想路線形成和確立,從1921年黨的成立到1945年黨的七大經歷了24年;從黨的七大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33年的堅守和維護充滿坎坷。從1957年黨的八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21年間是思想路線的偏離時期,正如1988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談話中所說:“我們建國三十九年,頭八年好,后十年也好,當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擾,情況不大好?!秉h的歷史啟示我們:思想路線問題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是黨的建設一個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需要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用心呵護、倍加珍惜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本質是一個哲學命題,確立與重新確立都有賴于提高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馬克思主義是理解思想路線、端正思想路線和堅持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石。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強調,“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在1937年發表的《實踐論》和《矛盾論》中,他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方面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作了哲學論證;延安時期,他向全黨發出了開展馬克思主義學習競賽的號召。鄧小平同志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哲學命題的大討論作為恢復和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理論先導。他在1978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是堅持實事求是還是“照抄馬克思、列寧、毛澤東同志的原話”“他們提出的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而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問題”。黨的歷史啟示我們:要糾正或者避免黨的歷史上曾經犯過右的和“左”的錯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做到常修常煉,不斷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滋養黨的思想路線。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對立面是主觀主義,基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某些觀點的教條式理解,容易走向絕對化、神圣化,認識它、糾正它都有一個歷史過程
毛澤東同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在與主觀主義長期斗爭中逐漸形成和確立的。針對機械教條照搬俄國“一次革命論”、盲目堅持“城市中心論”等問題,毛澤東同志在批判主觀主義同時,系統論述了“工農武裝割據”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理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他指出:“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共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泵珴蓶|同志創立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他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大部分時間內是堅持的,但到晚年“確實是思想不那么一貫了”,主要是黨的領導把已經不屬于階級斗爭的問題仍然看作階級斗爭。鄧小平同志恢復和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把著力點放在怎樣破除迷信、客觀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怎樣對待毛澤東思想上,強調“要對毛澤東思想有一個完整的準確的認識,要善于學習、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的體系來指導我們各項工作”。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同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作為科學體系的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至此,標志著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得以重新確立。黨的歷史啟示我們:克服黨內的主觀主義,關鍵是在科學認識和掌握中國國情上下功夫。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總依據”,牢牢把握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探索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踐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主體認知是關鍵,主體認知方法和途徑對認知結果至關重要
毛澤東同志在闡釋“實事求是”科學內涵時,將“求”字解釋為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見諸實踐”的科學方法。調查研究在毛澤東同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的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指出“離開了實際情況的調查,就要墮入空想和盲動的深坑”;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他強調調查研究是做到實事求是的根本途徑,“要了解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作調查”?!拔幕蟾锩苯Y束后,鄧小平同志恢復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關鍵點仍然在于一個“求”字。只有改變“求”者的思想和精神狀態,才能實現撥亂反正。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彼栒偃h“打破思想僵化”,從林彪、“四人幫”的“假馬克思主義的禁錮圈”內解放出來,從官僚主義的“管、卡、壓”中解放出來,從“本本主義”和“個人迷信”中解放出來。黨的歷史啟示我們:毛澤東同志倡導調查研究,鄧小平同志倡導解放思想,其本質都是倡導馬克思主義的學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更加自覺地發揚馬克思主義學風,為堅持和維護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提供源源不斷的理論滋養和干部儲備,為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創造健康的思想輿論環境。
思想家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在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確立與重新確立過程中,不可忽視偉大人物的獨特作用
毛澤東、鄧小平兩位偉人在革命生涯中歷經坎坷,幾次潮起潮落,都以高尚的人格風范、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斗爭本領,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確立與重新確立發揮了獨特作用。毛澤東同志在早期革命實踐中曾因堅持實事求是受到過多次黨內紀律處分。面對不公正待遇,他顧全大局、相忍為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變。鄧小平同志說:“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這是實踐的結論,也是歷史的公論。鄧小平同志因堅持實事求是也有著“三落三起”的坎坷經歷,在恢復和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中表現出了非凡的膽略和勇氣。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鄧小平同志的歷史功勛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是深刻的、長遠的?!秉h的歷史啟示我們:加強黨員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是堅持和維護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障。新時代新征程,共產黨人必須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大力弘揚實事求是精神,在大是大非考驗中、在與違背實事求是現象的斗爭中錘煉黨性,始終做到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要永葆其活力、防范其發生偏離,還須不斷完善和健全保障條件與機制
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形成和確立的過程中善于運用民主集中制的力量。古田會議中,他反對極端民主化傾向,確立了“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的基本主張;遵義會議上,以多數的正當性否決了黨內少數領導同志的報告;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強調了“四個服從”原則,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最終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鄧小平同志把堅持民主集中制作為恢復和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條件,指出:“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黨的歷史啟示我們:堅持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還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這個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機統一起來,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優勢變成我們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
實踐之樹常青,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涵意義與實踐要求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進程不斷深化拓展
從黨的歷史來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涵意義和實踐要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進程不斷深化拓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報告中提出“實事求是”概念的同時,還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边@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中國語境表達。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探索中,他又提出“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觀點,進一步完善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涵。鄧小平同志把“實事求是”和黨的“思想路線”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以實事求是為核心第一次對黨的思想路線作了明確完整的科學概括,把“解放思想”作為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實踐要求和條件。黨的歷史啟示我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作者:胡振榮,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