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共黨史聯絡組湘南片組一行來衡調研 黨史及紅色文旅發展情況
11月11日至12日,省中共黨史聯絡組湘南片組組長、省司法廳原巡視員劉道龍,省委政法委原專職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雷秋云,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王小平,省委黨史研究院聯絡科管部主任、一級調研員吳義國等一行來到衡陽,實地調研黨史及黨史聯絡工作、紅色文旅發展情況。
11日上午,調研組一行前往衡山縣,對岳北農工會舊址——劉捷三公祠和福田鋪鄉的革命古樟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岳北農工會的發展歷程及重要意義。劉道龍指出,要深度挖掘史料,加大對革命遺跡的保護力度,使其更好地融入湘南地區革命歷史脈絡。在革命古樟處,劉道龍強調,這里蘊含著毛澤東考察衡山的豐富歷史細節和寶貴精神財富,要深入挖掘宣傳,使其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
下午,調研組一行來到南岳區,先后考察了祝融探火太空體驗館、衡陽1944歷史文化記憶街區、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陳列館、南岳里廟會民俗美食文化街區等地,深入了解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及紅色文旅產業發展情況。劉道龍表示,南岳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紅色底蘊深厚。要科學合理的保護開發紅色資源,重視新技術在紅色文化傳播創新中的作用,植入南岳獨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優勢,不斷打磨擦亮南岳的紅色名片。
12日上午,調研組一行抵達珠暉區。在湘南學聯紀念館,調研組向毛澤東同志像行鞠躬禮。劉道龍表示,湘南學聯紀念館作為全國唯一的學運紀念館,承載著豐富的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鮮活教材,各級黨史部門要充分發掘、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凝聚奮進力量、促進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隨后,調研組一行來到建湘工業文化街區,劉道龍指出黨史部門要創新開展“黨史+”發展模式,把黨史教育、工業文化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將工業遺產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請進來、宣傳出去,讓全省工業遺產“保得好”“活起來”。
12日下午,調研組一行來到了雁峰區,實地調研廻雁峰廣場、福壽街,邊走邊聆聽厚重歷史的古老聲音。隨后調研組走進大雁文化體驗館沉浸式感受雁峰紅色文化、船山文化及大雁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他們紛紛為雁峰紅色文旅發展的碩果點贊。
調研的最后階段,調研組一行步入“心社1921”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沉浸式體驗百年前“心社”熱血澎湃的紅色記憶,并在心社召開座談會。衡陽市委黨史聯絡組常務副組長肖長貴、市委副秘書長劉詩真、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謝虹對省委黨史聯絡組湘南片組一行調研表達了誠摯歡迎,并詳細匯報了衡陽黨史及黨史聯絡工作,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和紅色文旅發展等情況。調研組指出,衡陽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支持黨史工作,市委黨史聯絡組的老同志積極奉獻、支持黨史工作,各級黨史工作者全力參與、投入黨史工作,衡陽市黨史和黨史聯絡工作取得了非凡成績,創造了很多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值得宣傳和推廣。調研組強調要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黨史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堅持“黨史姓黨”的政治原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開創黨史工作新局面。
(湖南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