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要求后代自食其力
開國上將鄧華,年少時便投身革命,從此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在長期的革命戰爭環境里,鄧華養成了艱苦樸素的好作風,在生活上幾無奢求,自奉甚儉,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里,也一直過著廉潔清淡的生活。
他不僅嚴苛要求自己,直到解放后的幾十年,始終過著廉潔清淡的生活,對待子女更是不驕縱、不寵溺。
不管走到哪里,鄧華從來沒有私花過公家一分錢,或者伸手向公家要過一件規定以外的東西。他任沈陽軍區司令員時,開始安排他住原日本關東軍司令的官邸,因為覺得房子太大,他總是心里不安。住了不久,他便搬進一套小點的房子,把原來那套移交做招待所用。
當時,軍區俱樂部還送來一臺很大的落地收音機,鄧華回家后,立即要求退回去,還說:“以后不準把這類東西送來。”
鄧華在平時生活中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他經常教導子女要謙虛做人、認真做事、自食其力,不要向組織提要求,要考自己的本事吃飯,不能打著他的名義辦私事,不要有“貪圖一人當官眾人升天”的想法。
子女們的住房也特別簡陋,都是幾個人住在一起,像一個集體宿舍。即使是在房間多放一張桌子或柜子,在鄧華看來都是不必要的。鄧華的大兒子去當兵時被分到了最艱苦的地方,并沒有因為鄧華將軍的緣故而受到額外的關照。
鄧華病重在廣州養病期間,鄧華的侄子鄧賢剛因兒女多,生活困難,特意帶著兒女們到廣州看望鄧華,希望鄧華能幫其子女在城里安排工作,但是這個請求一提出,就被鄧華拒絕了。
他對侄子鄧賢剛說:“你們都是革命的后代,農村里面也是革命陣地,哪一個地方都是革命,你回去以后要努力。不要有困難就去找政府,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自己自力更生。”
如今,鄧賢剛的子女大多都在農村務農,而現在他們也同樣遵照鄧華對他們的嚴格要求來教育他們的下一代。
1976年,四川松潘地區地震前夕,社會上各種預報消息不斷流傳,有些人干脆躲到外地去了。當時鄧華的女兒鄧燕懷孕8個月,每天上班很累,也想在家里休息。鄧華卻說:“你這樣做,會給同志們留下不好的印象。”鄧燕在父親的鼓勵下,堅持到產期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