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新:努力成為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的模范踐行者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章為根本依據,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作為規范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基礎主干黨內法規,《條例》的頒布對于推動全黨全社會學好黨史、用好黨史,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全黨全社會大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將為黨和國家在新時代取得新的偉大勝利,提供強大精神力量?!稐l例》也有力凸顯了黨史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黨史部門和黨史工作者的主要職責是以史鑒今、資政育人,其理應擔當使命,努力成為學習貫徹《條例》的衷心擁護者、模范踐行者和高效服務者。
強化站位:充分發揮黨史部門學習示范引領作用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的背景下,特別是在鞏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成果的基礎上,頒布《條例》立意高遠、意義重大。黨史部門和廣大黨史工作者要自覺站在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的第一線,帶頭學習好、領會好《條例》。一是鞏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重溫深學。緊密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回顧2021年來中央和省委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出的決策部署及經驗成效,認真梳理黨史部門服務全省黨史學習教育的做法,結合《條例》制定出臺的背景、時機,深刻認識《條例》的重大現實意義。二是緊扣黨史部門職能職責研學。圍繞《條例》六章三十四條規定的具體內容,認真對照黨史部門職能職責,厘清各章各條的內在邏輯關系,找到與黨史部門職能職責的相通點、共鳴點,精準闡釋和回答好黨的創新理論、黨史基本內容、偉大建黨精神、正確黨史觀等涉及的重點內容,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四個方面主要任務的科學內涵。三是帶動推進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史部門及工作人員普學。要配合有關部門及時組織準備《條例》宣講提綱,讓廣大黨員和社會各界了解掌握《條例》的重大意義、指導原則、領導體制和工作職責、學習教育內容和保障監督制度等,推進《條例》學習貫徹到機關到支部到基層黨員。同時,抓好各級黨史部門學習宣傳《條例》培訓,教育引導黨史干部堅持學黨史和悟思想相統一,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擺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首要位置,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和運用黨在長期奮斗中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樹立正確黨史觀,使《條例》在廣大黨史工作人員中入腦入心。
奮力擔當:提供權威黨史讀本和精品課程
《條例》強調黨史和文獻部門應當發揮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專門機構作用,組織開展黨史研究、黨史著作編寫、黨史宣傳教育、黨史資料征集等工作。這是著眼黨史部門主責主業,對貫徹落實《條例》提出的科研支撐和基礎保障。當前最關鍵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提供權威的黨史讀本和黨史精品課程,作為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的“當頭炮”和“壓艙石”。一是黨史基本著作。積極組織推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纂的《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等黨史著作;提供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編纂的《中國共產黨湖南簡史》《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及《湖湘紅色基因文庫》等。二是黨史專題編研。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論述的湖南黨史人物黨史事件,圍繞百年黨史中的湖南擔當、新思想在湖南的生動實踐,提供《毛澤東湖南足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湖南實踐》《跟著總書記學黨史》《建黨百年·湖南擔當》等黨史專題編研作品,并贈送《黨史應知應會》《湖南黨史概覽》《湘潮》等通俗易懂的黨史學習工具書。三是黨史精品課程。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深刻領悟”,推介《信仰的力量》《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等精品課程及《八一永恒》《唯一的嫁妝》等優秀電視教育片?!稐l例》對用好學校思政課渠道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黨史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黨校、社科院所及高校聯合打造精品黨史課、思政課等工作。
夯實陣地:建設運用好各類黨史宣傳教育平臺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湖南省黨史教育基地
就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方式,《條例》第二十一條明確要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等紅色資源,第二十二條強調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重大主題宣傳。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的湖南,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是學習貫徹落實《條例》最生動的“教科書”和最滋養的“營養劑”。要重點發揮黨史陳列館的主陣地作用。湖南黨史陳列館開館近10年來,年均參觀接待量近200萬人次,已成為全面宣傳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集中展示湖南形象的重要窗口和亮麗名片。要重點發揮其在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的主陣地作用,通過對陳展內容的改造升級,持續提升參觀接待和講解服務水平,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及開展主題教育等提供便利有效服務,進而推動全省各地依托黨史館、紀念館及革命遺址遺跡,引導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持續深化黨史教育基地建設。近年來,湖南先后開展了省級黨史教育基地創建創評工作,支持和指導省內有關黨史和革命遺址紀念場館完善陳列布展、提質開放設施、增強服務功能,評授76家紅色紀念場館為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成為全省各地常態長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窗口,努力將其打造成湖南推進《條例》學習貫徹落實的有效平臺。要創新利用主流新聞媒體。持續加強與“學習強國”、《湖南日報》、《新湘評論》、《湘潮》、湖南廣播電視臺及紅網、人民網“湖南頻道”、紅星網等主流媒體聯合開設黨史專題專欄;發揮好省委黨史研究院及各級黨史部門官網、“湖南黨史”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作用。繼續精心開展“黨史書架”建設。2023年底,聯合省直機關工委開展省直單位“黨史書架”建設,選取權威黨史讀本177種1.6萬余冊,以志愿服務、滾動補充等形式,助力“書香機關”建設,為各省直單位有效學習貫徹《條例》提供了權威、實用的黨史教材。下一步,要聚焦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運用,逐步完善“黨史書架”的運作。同時,主動配合組織、宣傳、文化、教育、黨校及社科部門,通過舉辦重大黨史學術研討會、開設專題班或專題課程,推出紅色影視、戲劇、書畫等藝術形式,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建強隊伍:大力培養適應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人才
《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分別就人才培養、隊伍建設作了明確規定,強調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原則,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隊伍。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重點從四個方面強化提升。一是培養吸納黨史研究專業人才。充實黨史部門人才庫特別是加強對青年人才的重點培養,使其成為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的沖鋒隊和排頭兵,爭創精品力作,爭做名師名家。選拔高校優秀黨史黨建類專業學生,搞好傳幫帶,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煉提升。從社科界及高校大膽調用有造詣、有影響的黨史專業人才。二是著力打造新時代黨史宣教人才。黨史宣教是有效轉化黨史研究成果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渠道。著眼《條例》規定,培養引進能熟練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手段的專業人才,通過黨史網站(頻道)、網上紀念館以及微博、微信、短視頻、移動客戶端等網絡平臺,打造黨史融媒體作品。黨史展館引進和培養有黨史素養和宣講水平的講解員,助力升華黨史學習教育。三是夯實提升黨史聯絡組力量。充分發揮黨史聯絡組在湖南黨史工作中的獨特優勢,不斷加強黨史聯絡組自身建設,建立健全三級聯動的黨史聯絡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黨史聯絡力量配備。組織聯絡組協助黨史部門審核把關、編纂黨史正本與專題資料,撰寫回憶文章,為黨史部門“站臺補位”、排憂解難,有效補充基層黨史部門力量。四是有效發揮“五老”及志愿者力量。重視發揮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作用,提供力所能及的平臺及經費保障,調動其奉獻余熱的激情。充實湖南黨史陳列館“向日葵”志愿服務項目等青少年學生志愿者力量,利用宣講故事、還原場景等生動活潑的形式豐富黨史學習教育。
服務保障: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貫徹落實《條例》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服務保障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突出強調了黨史部門的職能作用。面對新要求新擔當,既要唱好主角,又當好配角,始終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履行黨史工作主責主業緊密結合起來,奮力擔當作為。一是全力服務遵從《條例》規定。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黨史部門應自覺服務遵從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大局,把學習貫徹落實好《條例》作為當前第一位的政治任務,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加強與宣傳、組織部門的溝通聯系,高質量做好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服務工作,及時向黨委領導和上級黨史文獻部門匯報《條例》學習貫徹落實工作情況。二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好政治關。充分發揮黨史部門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方面的政治把關、史實把關作用,注重在樹立樹牢科學的大歷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上下功夫,正確把握百年黨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對黨史編研、黨史宣傳中存在的“低級紅”“高級黑”及虛構歪曲歷史等問題進行研判分析,及時批駁糾正。三是做好《條例》相關保障監督措施落地落細工作?!稐l例》提出,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經費列入本級預算;對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開展情況要進行監督檢查,要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和考核體系,納入巡視巡察內容;原則上每5年組織開展1次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情況綜合評估,對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違反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處理處分。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系溝通,根據湖南實際提出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實施辦法,確保這些保障監督規定落到實處。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湘潮》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