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信泉:清廉家風傳后人
開國中將吳信泉共有12個子女,8男4女。周恩來總理曾戲問吳信泉夫婦:“你們這艘航空母艦又添新飛機了沒有?”
作為12個孩子的父親,吳信泉對子女從小就嚴格要求,經常教導他們要有禮貌、守規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外出時,不打不鬧,見長輩要問好;家里來客人時,要保持安靜。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給子女們樹立好榜樣。
1992年1月16日,吳信泉臨終前留下了一封感人肺腑的遺書:
我的病已經這么多年了,現在越來越重,這個病和別的病不一樣,說不行就不行。我是唯物主義者,所以我先要留下遺言。
一、我自1926年參加革命,至今已66年,許多人都在戰爭年代犧牲了,我是幸存者。雖然在和平建設時期在運動中多次被錯整,但是我始終堅信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吳信泉,也沒有我們全家。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永遠跟共產黨走。
二、遺體告別不搞,什么儀式也不要,遺體交301醫院解剖,有用的就用。解剖后到八寶山去燒,由媽媽和12個孩子、媳婦、女婿、秘書、警衛員、司機、炊事員送去。我家里的人和媽媽家里的人都不要通知,不要來,不給組織上添麻煩。
三、我如果夏天去世,穿八五式軍裝,釘上中將軍銜,如果冬天去世,穿馬褲呢老軍裝。禮服不穿,留作紀念。
四、我的骨灰在北京找個地方埋上,栽棵松柏樹,最好像我家院子里那樣的雪松。孩子們都在北京,可以去看看。家里掛個穿禮服的像片,每個孩子給一張像片。
五、我住的房子不動,因為我家的孩子多,節假日過年都要回來,要住。我的房子不是新房子、好房子,是老房子、舊房子。此外不像公家提任何要求。
…………
我希望我家第二代對第三代嚴格要求,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人在世上總要做一番事業。古語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不管在什么社會,不勞動者不得食。
幾十年來,吳信泉夫婦的勤儉節約、尊敬長輩、城市守信、善待他人的革命家風和做人美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下一代,他家中的12個孩子都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各行各業做出了成績,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他們的子女后來曾深情地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兄弟姐妹12人,也是父親統領的‘兵’。我們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父親的品德和精神,已融入我們的血液,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