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榮:從湖湘紅色家風中汲取清廉力量
重視家風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也是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家風建設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求,把家風建設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湖南作為偉人故里、將帥之鄉、革命搖籃,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以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為代表的湘籍老一輩革命家把個人追求、家庭幸福與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緊緊聯系在一起,在長期革命奮斗實踐中孕育了湖湘紅色家風,這是湖湘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員干部修身齊家、培育良好家風,進一步推進清廉湖南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湖湘紅色家風是湖南紅色資源的亮麗底色
1994年5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的研究家庭婚姻社會學大家雷潔瓊參觀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和紀念館后,深深為毛澤東的家風所感動,秘書詢問雷潔瓊,要不要寫留言?89歲的雷潔瓊高聲回答道:“當然要寫!”在留言簿上,雷潔瓊顫抖著寫下“公者千古,私者一時”八個大字。湘籍老一輩革命家紅色家風流傳下來的家國情懷、清廉本色、家庭美德、高尚品格所彰顯的力量是無窮的。
湖湘紅色家風凝結著共產黨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稱號,才能贏得人民贊譽。”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是共產黨人精神境界、政治品質、思想格調、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等自身因素的外在體現,是一種非權力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紅色家風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的重要支撐,有著強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如毛澤東勤儉節約的家風,為新中國成立之后全黨全社會形成艱苦樸素的作風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毛澤東經常告誡子女,學習和事業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他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開國伊始他做了一件睡衣,一穿就是20多年,這件睡衣上最終落下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也打了54個補丁,一雙皮拖鞋補了又補,一穿就是26年。甚至接待外賓時,毛澤東也穿著整潔卻縫有補丁的衣服。許多外國友人都深深地為毛澤東光彩照人的人格力量所折服。
湖湘紅色家風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力量。共產黨人追求真理,信仰馬克思主義。湘籍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就是因為他們的紅色家風中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力量。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將家風建設同馬克思主義原理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湖湘文化相結合,把家庭作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孕育形成而發展起來的湖湘紅色家風文化,體現了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機組成部分。如毛澤東總結了對待親友的“三條原則”,即“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彭德懷提煉了“第一,自己不貪;第二,別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熟人擋回去”的“保公三訣”,就是馬克思主義黨性、人民性生動而具體的體現,這些紅色家風家規,不僅是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及其親屬應當堅守的人生信條,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遵循的政治規范,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
湖湘紅色家風在傳承中彰顯出實踐的偉力。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烈士在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前和公與私的利益抉擇前始終站穩人民立場、不計較個人得失,引導親屬聽黨話、跟黨走,無怨無悔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獻一切。如賀龍的家風信條是“老實做人、踏實做事,要勇敢、有擔當”,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賀龍一家犧牲了5位至親,賀氏家族有數千人為國捐軀;生長在瀏陽大圍山下的湯氏家族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義無反顧地投身滾滾革命洪流,英勇犧牲的烈士達24人之多。據不完全統計,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湖南查明在冊的革命烈士達15余萬名,犧牲后沒有留下姓名的達100多萬人,“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是廣大湖湘兒女炙熱家國情懷的生動詮釋。
湖湘紅色家風是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初心使命的鮮明寫照
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烈士臨刑前,揮筆寫下千古絕唱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這既是夏明翰烈士在生與死考驗面前威武不屈的寫照,也是湖湘紅色家風深刻內涵的揭示。百年來,湘籍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共產黨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融入紅色家風建設,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中,這是湖湘紅色家風建設的鮮明特征。
以信仰之心為基。革命戰爭年代,每一個共產黨人隨時面臨生死考驗,支撐他們視死如歸、革命到底的是堅定理想信念。毛澤東、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滿門英烈而初心不改。劉少奇要求女兒要“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具有雷鋒式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謝覺哉教育子女“入黨不只是組織上批準你入黨,而是要你自己總想行動像個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人”;李聚奎始終堅守“共產黨員,除了追求信仰之外,應該別無所求”信條;陳賡的遺愿就是讓妻子多和孩子們“講講我們是怎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的”,言傳身教讓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以為民之心為本。任弼時勉勵孩子“吃了人民的小米,不能辜負人民對你們的希望,將來一定要為人民做事”,羅榮桓教育女兒“你爸爸廿余年來,是在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會如你所想的,是在作官,更沒有財可發”,林伯渠要求子女“到基層鍛煉去,當一個普通的人”,李立三要求子女“以普通學生的面貌生活在群眾之中,不要有任何特殊”,蘇振華讓孩子永遠“不要忘了勞動人民,不要脫離人民群眾”,滕代遠遺筆希望子女牢記為人民“服務”,吳信泉遺言要子孫“做有益于人民的人”,等等,讓子女親屬始終樹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系。
以自律之心為要。湘籍老一輩革命家既對自己念紀律的緊箍咒,也常對親屬敲警鐘,促使家風清廉純正。毛澤東從來都不允許他的兒女以他的名義、地位、權勢去為自己謀私利,不能對外說是毛澤東的子女,要求他們時時、處處都要夾著尾巴做人;彭德懷負責全軍評銜,主動壓低侄兒的軍銜,告訴侄兒“近水樓臺‘不’得月”;黃克誠堅拒小兒子結婚用公車接新娘子過門;許光達要求父親辦喪事“不能超過老百姓的標準”;李富春去世,蔡暢把夫妻倆節省下來的工資全部上繳黨費,工作人員詢問是否要給子孫留下一點,她回答“我們共產黨人留給子孫后代的,應該是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好思想,而不是錢財”;王震弟弟王余美希望哥哥寄錢回家修大屋,王震回信“我是新疆人民的勤務員,要拿錢回家建‘王家大院’,新疆人民要斗爭我。你定要我拿錢,我寫信給農會,發動大家斗爭你”……這些湖湘紅色家風集中昭示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湖湘紅色家風是清廉湖南建設的力量源泉
家風建設關系黨風、政風,家風正則黨風正,黨風正則政風清。當前,我們已經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要從湖湘紅色家風的豐厚寶庫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有力推動清廉湖南建設。
厚植家國情懷,家國同興。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同構相依、血脈相融。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同樣,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把愛家與愛國統一起來,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把個人理想、家庭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讓國因家而更強盛,家因國而更興旺。
堅持立志正身,崇德治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引導親屬子女堅決聽黨話、跟黨走。”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立身正身,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重言傳、更重身教,教知識、更育品德,引導家庭成員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之志,培養高尚道德情操,育文明向上向善之風,為養成良好家風,建設清廉湖南提供信念支撐和力量保證。
保持艱苦奮斗,勤儉持家。艱苦奮斗,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情。”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把這個優良作風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永不驕奢、懈怠的精神狀態,拼搏奮斗、苦干實干,開源節流、厲行節約,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始終嚴以修身,廉潔齊家。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是黨風政風好壞的風向標。作為黨員干部,要帶頭在廉潔自律上作出表率,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敬畏黨紀國法,構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管好自己和身邊人,把好權力關,過好親情關,以優良家風推動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使清廉成為湖南的風尚和名片。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