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黨史聯絡組常益片組來益調研
5月22日至23日,省黨史聯絡組常益片組組長、省水利廳原廳長王孝忠,省黨史聯絡組常益片組副組長、省工商局原局長劉國湘,省黨史聯絡組常益片組成員,省農辦原副主任、巡視員戴美湘,省黨史聯絡組常益片組成員,省民政廳原副廳長、巡視員楊明波,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王小平一行前往益陽市安化縣、南縣、赫山區進行調研。調研組緊緊圍繞黨史暨黨史聯絡工作開展情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開展深入調查研究,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和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總結推廣新時代黨史暨黨史聯絡經驗。
22日,調研組一行來到安化,在安化召開座談會,聽取益陽市、安化縣黨史聯絡工作情況匯報,對益陽市、縣兩級黨史暨黨史聯絡工作情況作深入了解,并提出工作要求。會后,調研組前往安化縣馬渡村進行實地調研,現場了解馬渡村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馬渡村是著名的“馬渡調查”發生地,該村通過整合果園集體產業、壯大休閑農業等方式,推動村級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農業增產與農民增收雙目標。隨后,調研組來到茶香花海生態文化體驗園進行實地察看,聽取了解茶香花海生態文化體驗園產業扶貧幫扶項目情況。該幫扶項目采取股份幫扶方式,與全縣1075戶4241名貧困人口簽訂產業幫扶協議,涉及全縣13個鄉鎮、76個村,積極建設產業型、人氣旺、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工程。調研組充分肯定安化縣積極打出產業振興、“農旅融合”、文化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的組合牌,激活村民主觀能動性,闖出新路子,實現了鄉村振興由表及里、形神兼備。
23日上午,調研組來到赫山區調研,前往中共金家堤支部陳列館、赫山黨史館進行參觀了解,聽取陳列館建設、布展、接待等情況介紹,提出要緊跟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不斷豐富、完善場館展陳,進一步發揮湖南農村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金家堤支部陳列館宣傳教育功能。隨后,調研組來到蘭溪鎮北岸新村了解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北岸新村作為鄉村振興示范點,通過“五抓五促”工作模式,大力發展村域旅游產業,助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調研組對該村取得的成績表示高度肯定,指出要全面整合特色產業,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品牌產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23日下午,調研組來到南縣調研,前往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進行參觀了解。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以一代名將段德昌生平事跡為主線,依托紅色文物和史料資源,集中展示了段德昌浴血奮戰、頑強斗爭的一生。隨后,調研組來到南洲村了解鄉村振興工作情況,近年來,南洲村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健全村規民約,改善鄉村治理,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榮獲“省五好村黨支部”“省級文明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等稱號。調研組指出,南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使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其經驗值得大力推廣和學習。
(益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