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中國農村農民——紀念岳北農工會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衡山縣召開
2023年9月15日,由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的“毛澤東與中國農村、農民——紀念岳北農工會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衡山縣隆重召開。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長級)龍新民,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樹軍,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周農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呂世光作總結講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胡振榮作主旨發言,湖南省總工會副主席黃快林、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立平發言,衡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玉梅致辭。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張邁曾,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一級巡視員、湖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王文珍分別主持開幕式和專家交流發言。
龍新民在講話中指出,岳北農工會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早組織工農聯合開展革命斗爭的一次偉大實踐,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關注和重視農村、農民問題的一個偉大開端,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他強調,回顧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智慧和力量,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凝心聚力、埋頭苦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張樹軍指出,在岳北農工會成立10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舉辦學術研討會,緬懷毛澤東同志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就是要以史鑒今,深入研究其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更好解決新形勢下的“三農”問題,更好服務于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政治優勢;貫徹群眾路線,維護農民利益;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立足本地實際,勇于開拓創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書寫黨史工作新篇章,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周農指出,岳北農工會是全國最早的工農聯合組織,開創了全國工農“握手革命”先河。強調要從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關注農民問題、推動農村發展的艱辛探索中汲取智慧力量,把民族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切實將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要始終推進“兩個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要始終走好黨的群眾路線,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始終勇于開拓創新,用好改革創新這把“萬能鑰匙”,把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要求領悟透、落實好,以湖南一地一域發展為全國全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呂世光總結指出,本次研討會具有“規格高,影響大”“參與范圍廣,成果豐碩”“效果好,推動了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三個鮮明的特征,強調要繼續深化系統研究,通過加強對毛澤東思想發展史的研究,更全面系統地理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通過加強對毛澤東生平業績和岳北農工會歷史功績的研究,不斷深化對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通過加強對毛澤東同志倡導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岳北農工會體現的革命精神的研究,更好繼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胡振榮在主旨發言中,從岳北農工會成立到湖南農民運動蓬勃發展的歷程視角,著重探究了毛澤東對中國革命新道路探索的思想基礎,深刻歸納了毛澤東關于中國農村、農民問題認識的心路歷程和實踐擔當。他指出,岳北農工會是毛澤東與中國農村農民發生關聯的起點,是他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關鍵節點,強調要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學習領悟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歷史主動,增強歷史自信,堅定不移地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業不懈奮斗。
本次學術研討會共收到論文近180篇,經評審共有85篇論文入選參會。來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中國工運研究所、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武漢大學、湘潭大學等領導和專家,以及省內外黨史專家學者約100人參加會議。馬衛防、逄國君、鄭有貴、祝彥、丁俊萍、夏遠生、劉建平、謝虹等八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與黨史部門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毛澤東關于農村、農民問題的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時代價值,岳北農工會的斗爭特點、歷史地位、經驗啟示與現實意義等主題展開了研究討論,取得了豐碩成果。會議的成功召開對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