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院: 建強黨史教育基地 助力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帙恒 通訊員吳義國 單琴慧
7月19日,湖南黨史陳列館觀眾如織。進入暑期參觀高峰,“小小志愿講解員”們與觀眾積極互動,成為黨史宣講的一道亮麗風景。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委黨史研究院充分發揮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教育陣地作用,強化省級黨史教育基地創建、評授和調研工作,引導黨員干部“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助力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省委黨史研究院全面貫徹《湖南省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在全省創建黨史教育基地,重點對黨史類紀念場館的陳列布展內容、講解表述、教育功能等進行了一系列規范。”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介紹,目前全省創建省級黨史教育基地48家,黨史部門通過深挖核心內涵,講好紅色故事,努力在主題教育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和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連日來,湖南黨史陳列館牽頭組織“脫貧攻堅口述史”“全面小康建設”等新時代史料專題資料征集和研究工作,“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開發研究“‘半條被子’與新時代人民觀”等專題,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中的重要論斷、重要論述、重要觀點。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李家大屋)、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等紀念場館,圍繞“紅一方面軍與湖南”“新民學會對建立黨的早期組織的貢獻”等專題進行研究,為開發利用紅色資源提供了有力理論依據和史料支撐。
為了進一步推進黨史惠民,省委黨史研究院在分組深入實地調研,推動建設一批政治導向好、展陳水平高、服務功能全的省級黨史教育基地的同時,還梳理了個別紀念場館內容不夠科學、表述不夠精準、黨史宣傳與實踐脫節等問題,制定了10余條有力措施,限期整改。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黨史研究院創新方式方法,著力推動黨史宣講的教育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號召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紅色故事宣講團開發了《湘區,有這樣一群共產黨人》等黨史故事100多個,與“黨史小志愿者”一道,深入黨政機關、學校、社區等地宣講,被譽為“流動的紅色基因庫”;李達故居、毛澤建烈士紀念館分別推出“紅色故事分享會”“周末有約”,節假日、雙休日邀請專家教授、黨史人物后代等上臺宣講,吸引了大批“鐵桿粉絲”……
胡振榮表示,下一步,省委黨史研究院將進一步建強黨史教育基地,以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為龍頭,更好發揮黨史凝心聚魂、資政育人的功能,為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史鑒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