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教子“十字訣”
粟裕是共和國第一大將。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他南征北戰,馳騁戰場,出生入死,歷盡艱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戰功。
“吃苦、耐勞、嚴肅、頑強、勇敢”,這是粟裕用他典型的軍人教育方式為子女立下的“十字訣”。
粟裕有3個子女,長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兒粟惠寧,先后被送到部隊鍛煉,并被安排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粟裕培養長子戎生時要求很嚴,要求他吃飯不可挑食,夜行軍不可啼哭,饑寒不可叫苦,否則就會遭到斥責。
戎生剛3歲的時候,粟裕與夫人楚青就帶著戎生去河邊游泳,粟裕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竹筒,塞給孩子說:“抱緊了,跳下去!”3歲的戎生還沒反應過來,粟裕就猛然抱起孩子拋進水里,此舉可把戎生嚇壞了。粟裕就在岸上喊:“小戎,不要怕,自己游!”因抱著竹筒,戎生浮在水面只得依靠自己亂撲通。
楚青看在眼里急得不得了,責備粟裕說:“你也真是,就不怕淹著他?”粟裕說:“就是要把他扔進水里,要不老是學不會,你看怎么樣?不是也沒淹著嗎!”他如此培養和鍛煉兒子一事,在當時新四軍內部傳開后,就流傳著這樣一句歇后語:“粟司令教兒子游泳——扔進去不管!”
在戎生五六歲時,粟裕送給他一支小手槍,并說:“這是給你的禮物,你要好好地學會打槍!”可戎生當時并不理解父親送槍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他從小立下志向,成為一個戰士,做一名合格的軍人。
戎生當兵后,好不容易有次休假在家,就不免放松了警惕,不必像在部隊那樣每天保持高度作戰準備,所以背包也不打,內務也不整就到院子與人說話去了。
粟裕看到戎生睡覺時衣服鞋子放置很亂,就把他叫進屋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你這是怎么搞的,鞋子亂放,沒有個規矩!”戎生見自己的鞋子并不是亂扔,放得稍微不像平時一樣,就說:“不是回家休假了嗎?我平時不是這樣的。”粟裕不高興地說:“什么是平時?現在就不是平時!”粟裕要求他將所有的東西都應放在固定的地方,隨手都能摸到,一有情況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準備,就是放假休息時間也要這樣。戎生看著父親那嚴整的軍容,也深刻理解父親是要自己從戰士做起,腳踏實地,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之后,戎生謹記父親的教誨,一部一個腳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