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委黨史研究室探索“四融四定” 支部工作法
張家界市委黨史研究室(地方志編纂室)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凝心聚力抓黨建,全面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四融四定”支部工作法,讓支部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定事定人定責任定效果,有效破解了工學矛盾突出、人員力量緊張、工作質量不高的難題。
一、計劃融合,定事項
從年度史志業務工作計劃中找到推進難度大、需要集中力量攻堅的難點和需要單位全體黨員參與業務工作的共性問題,列入支部專題計劃。一是全市業務工作會議。2021年《湖南省特色志·武陵源風景志》省級評審會和每年度《張家界年鑒》編纂工作培訓會,對于涉及人數廣、前期準備周期長的會議,年初就列入黨建專項計劃,統籌安排全室黨支部全體成員分工完成會議工作。二是史志業務學習。將方志業務培訓作為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的固定議程,邀請具有豐富編纂志鑒經驗的專家學者為全體黨員講授專題黨課,打造“全員學業務”的良好氛圍。三是史志宣教工作。用好黨支部聯幫扶村、聯單位的活動平臺,推進史志知識進基層、進機關。2018年,研究室與張家界日報社、市信訪局一起扶助桑植縣八大公山鎮筲箕池村,為該村捐贈部分志書和年鑒。圍繞地方志專業知識,副主任向鳳毛在扶貧村給全室黨員和村支兩委黨員講授主題黨課。近五年來,多名黨支部成員為全市40余家市直單位開展史志知識專題宣講,獲得單位干部職工一致好評,進一步擴大了史志工作影響力。
二、人員融合,定主體
業務項目同時列入支部專題計劃,依托支部黨員來合作完成。一是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的積極性。邀請離退休黨員參與列入支部專題計劃中的業務項目,既解決人員緊張、力量不足的難題,又充分發揮出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幫助新入職人員迅速熟悉業務,補齊知識短板。二是用好“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平臺。結合當年度重大政治活動、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及方志業務工作計劃,組織全體青年黨員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圍繞提高政治意識和政治能力和業務工作能力,開展讀書自學、撰寫專業課題論文活動。近年來,黨支部平均每年開展“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活動4次,督促青年黨員干部積極學業務、學寫作。全體青年黨員干部的業務能力、文字綜合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累計申報省級專項課題14個。
三、監督融合,定責任
列入支部專題計劃后的業務項目同樣納入支部“定期促推進”當中,進一步強化過程監督。支部負責全過程監督及推進,支委會定期聽取情況匯報并作出指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定期召開黨性分析會,定期整改。
四、考核融合,定效果
建立“季度通報”制度,開展“季度通報”,抓好平時考核,全面客觀準確評價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每名黨員填寫《平時考核登記表》,由支部書記對黨員在“德、能、勤、績、廉”等5個方面打分并作出評語,報主要領導審核后發布季度通報。最后,由支部書記與黨員干部本人談心談話,溝通情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跟進做好思想教育、業務指導等工作。通過“季度通報”活動,在支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性競爭氛圍,黨員干部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黨建和業務工作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四融四定”工作法被省地方志編纂院評為全省地方志系統首屆“十佳黨支部工作法”,室主任吳紅儀在全省地方志系統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同時,室黨支部獲評全市市直機關“四強”示范黨支部,在全市市直機關系統排名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