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院綜合部黨支部“四個一”活動助推深化主題教育
省委黨史研究院綜合部黨支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與主題黨日、各項中心工作做好深度融合,持續(xù)推動支部組織生活走深走實又走心。
每月至少組織好一堂黨課,理論基礎不斷夯實。支部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列為首要學習內(nèi)容,用好“一把手”所在支部特殊優(yōu)勢,院長、支委帶頭講黨課,每堂黨課均精心備課,注重結合部門工作特點和實際,用好湖南紅色資源,用活湖南紅色故事,實現(xiàn)了講者有感悟、聽者有收獲。截至5月底,支委成員已講授黨課2次,院長講授支部黨課2次,支部采取集中研討、旁聽旁學等方式開展黨課學習,支部成員理論武裝進一步推深做實,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得到進一步激發(fā)。
每月至少精選一部影片,黨性錘煉開創(chuàng)新路徑。支部結合實際優(yōu)選黨性教育片題材內(nèi)容,組織支部黨員采取集中看、在線看等方式,開展每月觀影活動。所選影片注重用真實事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詮釋黨的初心使命、用反面案例強化警示震懾,截至5月底,已組織收看《八百礦工上井岡》《烽火塘田》《長沙夜生活》等影片,支部成員紛紛對每月一片活動點贊叫好,表示這種寓教于樂的黨日活動開展方式是一種制度創(chuàng)新,很有效果。
每月至少開展一項實踐活動,履職盡責做好指導服務。牢牢把握辦公室的地位作用、工作特點和工作方法,著力突出黨建引領,錘煉堅強黨性、練好看家本領,以支部建設帶動提升辦公室“三服務”水平。當好參謀助手,聚焦有效服務主題教育,每月組織策劃與事關黨史發(fā)展的重大課題和熱點難點問題研究,組織專門力量、成立專項課題小組、開展專題研究,目前已形成《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中的湖南元素與貢獻》《毛澤東對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形成和確立的重大貢獻》等課題研究成果;在湖南日報、機關黨建等報刊媒體上刊發(fā)《永葆人民至上的真理之光》《深刻認識“三個務必”重大意義》等研究闡釋文章;編發(fā)《老一輩革命家調(diào)查研究記述摘編》《湖南黨史基本著作及專題資料書專報目錄》等黨史專報5期,為院務會決策提供有價值、有分量的意見建議。搞好溝通協(xié)調(diào),既縱向做好上傳下達,也橫向做好信息交流,以高標準、高質(zhì)量、高效率推進辦文、辦會、辦事。今年以來,已收電收文600余件,重要信息重要文件重要會議在第一時間送達院務會;嚴把發(fā)文程序關質(zhì)量關,堅持會商會簽、校對審核機制,審核發(fā)文20件;組織赴京向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匯報、省委領導同志專題調(diào)研、全省黨史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活動的組織聯(lián)絡、材料起草、信息報送等工作;審核涉黨史題材的展陳方案、影視作品、文稿文書等40余件,出具審讀意見200余條,并建立黨史業(yè)務全過程全周期咨詢服務機制,為省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等部門單位提供黨史咨詢服務30余次;著眼提供高效保障、精準保障、安全保障,全面做好后勤服務、財務管理、平安建設、老干服務、檔案管理等工作。深入黨史研究,把辦公室綜合工作與黨史研究緊密融合,推動工作觸角不斷向黨史研究前沿前臺延伸拓展,編纂完成《中共早期湘籍留蘇人員概覽》《百年風華 湖南紅色故事》《毛澤東湖南足跡》等成果;深度參與“半條被子的溫暖與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的人民觀”“陳賡生平業(yè)績與革命精神學術研討會”“趙必振與馬克思主義中國早期傳播”等學術研討會,組織支部黨員撰寫學術論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