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院開展“以學增智”專題研討
6月9日,省委黨史研究院開展2023年院務會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第六次集體學習暨“以學增智”專題研討,院長胡振榮主持并作總結講話。院務會成員、院機關四級調研員(含)以上黨員干部及黨史陳列館館務會成員參加。
學習采取集中領學、集中自學、專題授課、研討交流等方式結合進行。上午,胡振榮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省委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下午,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一級巡視員王文珍以“深刻領悟‘六個必須堅持’蘊含的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努力提升做好新時代黨史研究工作的看家本領”為題作輔導報告。王文珍指出,“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以學增智,就要深刻領悟“六個必須堅持” 蘊含的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增長工作智慧、提升工作本領。并著重從三個層面進行了邏輯分析和論證,一是“六個必須堅持”從世界觀方法論高度,系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二是“六個必須堅持”建立在對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科學總結的基礎之上;三是“六個必須堅持”彰顯了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辯證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王文珍強調,作為新時代黨史研究工作者,必須遵循和堅守“六個必須堅持”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須深入發掘 “六個必須堅持”對湖南黨史工作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課題,必須努力適應和利用好“六個必須堅持”為黨史工作注入的源動力和推動力,把理論學習、深入調查、業務研究等貫通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研致用,接續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努力推出一批有影響、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推動新時代黨史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局面。
李志銘、吳義國、陳艷三名同志圍繞“以學增智”主題,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作發言。
胡振榮作總結講話。他表示,以學增智,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他強調,作為黨史部門,關鍵就要在學悟新思想,提高黨史研究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從新思想中學悟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觀點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時代表達,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黨史工作者,既要學好用好這一科學思維方法,更要堅持好貫徹好這一科學思維方法在黨史領域的具體體現,堅持用大歷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開展黨史研究等各項工作。二要從新思想中學悟黨史研究的主題和任務,自覺圍繞黨的中心和大局開展黨史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史部門的職責所在,要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等重大命題開展黨史研究,為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等大局工作服好務,在把準時代脈搏,適應時代所需中作出黨史之為,貢獻黨史之力。三要從新思想中學悟黨史研究的原則遵循,自覺把握黨史的主流本質。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不懈奮斗史、為民服務史、理論創新史、精神鍛造史、自我革命史,這是黨的歷史的主流本質。作為黨史工作者,就要準確把握好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和主流本質,研究好闡釋好講述好黨的歷史發展的主要軌跡和脈絡,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四要從新思想中學悟黨史研究的基本要求,自覺用黨的歷史資政育人。“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是黨史部門的使命任務,要堅持“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五要從新思想中學悟黨史研究的時代責任,自覺為強國建設、復興大業凝聚磅礴力量。要凝聚真理的力量,充分研究闡釋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道理學理哲理;要凝聚信仰的力量,縱深推進黨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研究,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把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要凝聚人民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黨史研究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不動搖,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要凝聚奮斗的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更加需要發揚擔當精神、斗爭精神,作為黨的歷史研究者,更要靠前擔當,主動作為,帶頭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為實現偉大夢想貢獻黨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