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羅亦農生平思想與革命精神學術研討會”在湘潭縣召開
5月18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湘潭市委聯合主辦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羅亦農生平思想與革命精神學術研討會”在湘潭縣召開。來自全國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費虹寰、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胡代松、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出席開幕式并講話,湘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永珍主持開幕式。羅亦農親屬代表應邀出席會議并發言,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王小平主持專家交流,8位專家先后交流發言。
羅亦農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曾與周恩來、趙世炎一起領導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并先后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組織局主任,1928年4月15日不幸在上海被捕。21日英勇就義于上海龍華,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費虹寰在視頻講話中說到,作為中共早期重要領導人,羅亦農同志不到18歲便投身革命,年僅26歲就壯烈犧牲,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史冊里,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奮斗、艱辛探索,用熱血和生命留下寶貴精神財富;在羅亦農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的執著追求,看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堅持與擔當,看到了干革命高昂的熱情和求實的態度,看到了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的赤膽忠誠;我們要以這次學術研討會為契機,推動羅亦農生平思想與革命精神研究不斷深化,講好紅色故事,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弘揚羅亦農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胡振榮在講話中指出,羅亦農是五四時期勇立時代潮頭的青年先鋒、建黨初期身負組織重任的革命先驅、引領工人運動革命高潮的著名領袖、將滿腔熱血獻給人民革命事業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進一步弘揚羅亦農同志畢生追求革命真理、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其理論聯系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新情況、新問題的優良學風;弘揚其知難而進、奮力開拓的擔當精神;弘揚其始終心系勞苦大眾、樂于犧牲奉獻的高尚品格;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中展現擔當作為,為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貢獻。
胡代松在講話中強調,羅亦農同志堅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革命品質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把羅亦農同志故居保護好、生平業績陳列展打造好、有關文物保存好、革命思想研究好;要發揮羅亦農故居和生平業績陳列展陣地作用,在黨員干部中開展好黨性教育和黨史教育,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好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要打造一批文藝精品,進一步講好羅亦農等革命先烈的紅色故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羅亦農是中國無產階級最熱烈的領袖,中國共產黨最英勇的戰士,中國共產黨全黨黨員的楷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向革命先輩羅亦農學習,學習羅亦農高尚的思想品格,弘揚羅亦農的革命精神,踔厲奮發,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學術研討會共收到學術論文72篇,經專家嚴格評審,入選論文50篇。入選論文基本上涵蓋了羅亦農對中國革命所作的貢獻,而且開辟了很多新的研究領域,挖掘了不少新的史料,研究頗有深度,將羅亦農生平、思想風范和歷史貢獻研究和宣傳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省委黨史研究院第二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