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堅持”,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學習《決議》心得體會
“十個堅持”,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學習《決議》心得體會
省委黨史研究院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一級調研員 肖綺暉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體現了我們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稕Q議》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概括成“十個堅持”。這十條歷史經驗是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歷經艱難曲折、長期探索中積累形成的,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
一、“十個堅持”是 “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 的響亮回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披荊斬棘、奠基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笆畟€堅持”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歷史實踐中形成的結果,揭示了歷史規律,系統完整、相互貫通。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堅持黨的領導”,因為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扭轉近代以后的歷史命運、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因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堅持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必須中國化、本土化;“堅持獨立自主”,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走自己的路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堅持中國道路”,適合國情、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堅持胸懷天下”,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以開放、互利共贏、公道正義的姿態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堅持開拓創新”,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勇于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堅持敢于斗爭”,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堅持統一戰線”,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堅持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稕Q議》精辟概括的十條歷史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
二、“十個堅持”是“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行動指南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拓進取、再創輝煌,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處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更加需要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必勝信念、提升斗爭本領,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力拼搏。
“十個堅持”深刻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揭示了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鑒古知今,寶貴的歷史經驗,我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新的趕考路上不斷豐富和發展。
十九屆六中全會為奮進新時代新征程指引了方向,要求“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捍衛“兩個確立”,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黨史人,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歷史觀、黨史觀,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黨的歷史,科學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傳承紅色基因,真正做到用黨史來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鼓舞人。作為黨務工作者,要全面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黨建主體責任,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為創建“三表率一模范”機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