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院集體學習“七一”重要講話
7月6日上午,省委黨史研究院組織機關及全體干部職工、離退休干部代表及湖南黨史陳列館全體人員開展院務會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第七次集體學習。胡振榮院長主持并講專題黨課,副院長王文珍、謝承新、王小平參加。學習活動在湖南黨史陳列館進行。
大家首先參觀了“紅色中國:百年革命文物專題展”,數(shù)百幅革命文物和珍貴文獻資料圖片,生動鮮活地展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引導大家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隨后,在學術報告廳,胡振榮院長主持院務會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第七次集體學習。胡振榮首先傳達了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就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chǎn)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xiàn),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央政治局這次集體學習采取參觀和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同志先后來到北大紅樓、豐澤園毛澤東同志故居,參觀“光輝偉業(yè)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重溫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展革命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醞釀和籌建中國共產(chǎn)黨等革命歷史;在毛澤東同志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豐澤園,追憶毛澤東同志的卓越功勛和崇高風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大紅樓和豐澤園在黨的歷史上都具有標志性意義,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怎么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么來的,給我們上了一堂鮮活而又生動的黨史課。胡振榮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更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黨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這兩處紅色紀念地都是彰顯建黨精神的地方,而且令人很自豪的是,這兩處紅色紀念地都與湖南人相關。北大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19個發(fā)起人中,湖南就有6個:鄧中夏、羅章龍、朱務善、李梅羹、何孟雄、吳雨銘,何孟雄明確地提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瀏陽人李梅羹翻譯了《共產(chǎn)黨宣言》,羅章龍幫助印刷該宣言。建黨百年時,對開國領袖、革命先輩最好的緬懷就是繼承他們的精神,讓他們開創(chuàng)的豐功偉業(yè)不斷發(fā)揚光大。
本次學習中,胡振榮重點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一切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題講專題黨課。他說,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莊嚴隆重、喜慶熱烈,“七一”不僅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華誕、全體黨員的節(jié)日,在所有中國人民心目中也是神圣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足百年大黨、百年變局、復興大局之背景,視野宏闊,貫通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深刻闡釋了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和取得的寶貴經(jīng)驗,莊嚴宣告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精辟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展望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體現(xiàn)了深遠的戰(zhàn)略思維、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時代內涵,深刻認識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全面系統(tǒng)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新部署新要求,把“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的“九個必須”作為踏上新的趕考之路的根本要求,繼續(xù)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的偉大建黨精神,不斷交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關于下步工作,胡振榮要求全院干部職工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扎實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及時跟進學、前后貫通學、聯(lián)系實際學,確保學習取得實效。要把抓好學習與做好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持續(xù)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宣傳走深走實。
(院機關黨委肖綺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