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研討會暨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2021年年會在長沙召開
6月16日,“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研討會暨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2021年年會在長沙召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王志民,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劍飛,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張樹軍,副會長呂世光、張邁曾參加。
會前的15日下午,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達哲在長沙與王志民一行座談。湖南省領導張劍飛、張宏森出席。許達哲感謝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湖南黨史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在傳承湖湘文化、挖掘紅色資源、深化實踐活動等方面一如既往給予指導支持,推動我省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助力湖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王志民說,湖南是紅色沃土,在百年黨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義,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將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和專業資源優勢,在黨史研究、文獻編輯、宣傳教育、資政建言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為更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貢獻歷史智慧、凝聚精神力量。
16日上午,“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理論研討會暨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2021年年會召開。王志民、烏蘭致辭。張樹軍、呂世光分別作主旨講話和總結講話。張劍飛、張邁曾主持。
王志民在致辭中說,中國共產黨的苦難輝煌歷程鍛造成就了以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人。他們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他們不僅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主心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救國大業和興國大業;也極大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使中國共產黨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研究評價宣傳黨史人物,用全面、客觀、歷史、辯證的觀點開展以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代表的重要黨史人物研究;必須堅持運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和發揚以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必須堅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引領黨史人物研究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烏蘭代表湖南省委向各位嘉賓表示歡迎。她說,我們為湘籍共產黨人展現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英雄氣概,秉持的“不為一己私立,而為天下蒼生”的深厚愛民情懷,作出的“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貢獻,彰顯的“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崇高精神風范而倍感驕傲和自豪。我們將學習老一輩湘籍共產黨人,始終筑牢堅如磐石的信仰信念、踐行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守艱苦奮斗的精神底色,永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
張樹軍在主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至少在10多個重要場合對“百年大黨”作了深刻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強調,要從十個方面深刻領會和把握其豐富內涵。一是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二是始終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三是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四是始終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五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六是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昂揚精神,七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八是始終保持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九是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十是始終注重總結運用黨的歷史經驗。
呂世光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這次理論研討會準備充分,安排緊湊,組織嚴密,全程順暢,實現了預期目標,成果豐碩。重點表現在:一是集中研究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百年大黨的歷史貢獻,并取得重要成果;二是注意突出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研究,所有成果貫通百年,不僅體現黨史人物所處的那個年代特點,而且著眼于展示新時代的價值;三是注重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多角度展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成果。
研討會上,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作主旨發言,他說,湖南共產黨人在百年黨史上,開創了驚天動地的歷史壯舉,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人民軍隊和人民政權的創建、抗戰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后勝利,領導抗美援朝戰爭并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理事馬衛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李艷杰、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偉志、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趙國卿等專家學者作了發言。
16日下午和17日,王志民一行還先后參觀了湖南紅色檔案館、毛澤東同志故居和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劉少奇同志故居及紀念館、任弼時同志故居及紀念館。
(院宣傳教育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