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滿校園 革命薪火傳萬代——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創新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切實加強黨史宣傳教育,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零陵區委大膽創新,2017年8月開始在全區中小學常態開展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發芽,浸入心扉、植入靈魂、融入血脈,著力培養聽黨話、跟黨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創新得到了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等部委,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網等媒體的高度評價和宣傳推介。目前,已有浙江等10多個省和50多個市縣學習借鑒零陵的創新做法。
一、學深悟透,找準紅色文化進校園的“突破口”。一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和黨中央要求。習近平強調,用黨的歷史教育黨員、教育干部、教育群眾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黨史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重要內容。要著力抓好青少年這個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的歷史知識、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英雄模范事跡的教育,積極推動黨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從小培養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二是深入調研明確思路。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異常激烈,西方敵對勢力不遺余力對中國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嚴重影響和干擾青少年健康成長。一些青少年對演藝明星、娛樂大咖如數家珍,對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卻知之甚少,缺乏奮斗精神、奉獻精神,缺乏遠大理想、民族自豪感。中小學12年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必須對中小學生進行系統的、正規的、循序漸進的紅色文化教育。三是強化組織齊抓共管。區委成立書記任顧問,區委辦主任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強力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工作。區委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確定時間表、路線圖,出臺指導性文件,確保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區財政按需保障工作經費。
二、大膽創新,探索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新模式”。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實效,實事求是,因人制宜,創造“零陵模式”。一是理念創新。堅持“科學組織、循序漸進、潛移默化、久久為功”的理念,遵循中小學生的成長規律、認知能力和身心特征,科學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對青少年進行為時12年的系統教育,真正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入靈魂。二是方式創新。常態開展紅色教育,每個班每周上一次15分鐘的紅色文化輔導課,并對授課教師進行專題培訓,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外熏陶并用,老師學輔導學生學、學生學帶動家長學,學生、家長、老師都受教育。三是內容創新。創新進行分年級編寫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讀本共12本,內容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史知識、革命影視和歌曲等,由淺入深、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四是載體創新。探索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十個一”。編寫一套紅色文化知識讀本。編寫小學生《童心向黨》6本,初中生《少年心向黨》3本、高中生《青年心向黨》3本,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免費發放全區9萬多中小學生。制作一批紅色文化教學課件。運用視頻、圖片、音頻等,制作小學初中1-9年級標準課件289個,并嚴格審核把關,確保課件內容準確和政治立場正確。開展一系列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廣泛開展紅色主題班會、講紅色故事比賽、唱革命歌曲比賽、紅色運動會等活動。此外,還組建一支紅色文化宣講隊伍,打造一批紅色文化學習陣地,建設一批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制作一批紅色文化流動展板,辦好一批紅色文化示范學校,開設一批紅色文化宣傳專欄,組織一次紅色文化體驗活動。
三、務求實效,提升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正能量”。一是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全面生根發芽。創新開展這項工作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理論在零陵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根深蒂固,青少年黨史新國史教育得到全面加強。2018年對10640名小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知識抽樣評估測試,學生人平74.73分,合格率80.33%,優秀率57.4%,人平提高了40分,合格率、優秀率比以前分別提高67個百分點、53個百分點。二是青少年思想出現積極變化和明顯進步。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以來,學生掌握了紅色文化知識,增強了對黨的了解和認同,在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愛國情懷、高尚情操以及艱苦奮斗作風、自強不息精神等方面有了明顯進步。三是“小手牽大手”成效初步顯現、持續放大。很多學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后,帶動父母和親人們一起學習,向身邊的人傳播紅色文化,全區呈現出小手牽大手、更快更廣更好傳承紅色基因和傳播紅色精神的良好局面。
四、著眼長遠,打造紅色文化進校園的“升級版”。一是持續推進,積極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向縱深發展。全面總結和評估紅色文化進校園工作成效,形成常態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常態化。爭取早日實現中小學生紅色文化讀本和教學課件,全部信息化網絡化,讓廣大學生、家長和群眾都可以在網上免費觀看、學習,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向縱深發展。二是持續發力,積極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向更廣拓展。持續發揮“小手牽大手”作用,通過孩子影響父母、影響家庭、影響身邊更多的人,更快更廣更好傳播傳承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紅色傳統。進一步把“紅色文化進機關”“紅色文化進農村”做實做優,切實推進紅色文化進千家萬戶,實現社會領域全覆蓋、干部群眾全覆蓋。三是持續創新,積極探索紅色文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挖掘整理地方黨史,用更鮮活的紅色資源滋養廣大人民群眾。用紅色文化進一步鞏固農村文化陣地,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用紅色文化、紅色傳統、紅色精神規范引領鄉風文明,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紅色的正能量引導主導我們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