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朱端綬生平事跡陳列室揭牌并對外開放
2020年8月13日,朱端綬生平事跡陳列室在長沙縣路口鎮揭牌并對外開放,中共長沙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楊溢參加揭牌儀式。

朱端綬(1908—1994),女,原名慧吾,長沙縣錦繡都白蓮塅(今屬長沙縣路口鎮)人,(1908年)2月生。1924年考入長沙女子師范學校,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25年3月經黃頤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后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深入湖南農村地區調查當地階級狀況,為毛澤東創作提供了許多寶貴素材。1928年8月,她到上海參加黨的中央機關工作,以“老板娘”身份協助和掩護開設“福興商號”的熊瑾玎開展革命工作。與熊瑾玎結婚后,夫妻二人在黨內被稱為“老板”“老板娘”,“福興商號”成為中共中央在上海使用時間最長的秘密機關。1938年1月,與丈夫熊瑾玎到漢口,籌備《新華日報》創刊事宜,任會計科科長。1946年到延安,任《晉西日報》會計科副科長。1948年8月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歷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秘書組副組長、辦公室副主任、監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1952年年底,任國家建筑工程部主任、監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1953年年底,任國家建筑工程部財務司副司長、部黨委常委。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65年,組織上安排她休養,但她仍盡力為黨工作,報答黨的關懷,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晚年致力撰寫黨史。

朱端綬生平事跡陳列室位于路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錦繡公園)內,建筑面積約410平方米,包括朱端綬生平陳列室1間、實景復原建筑5間(福興商號2間、泰來酒店1間及新華日報會計室、經理室各1間),與陳康白生平事跡陳列室隔塘相望。陳展面積220平方米,展出圖文板塊、實物陳列、文創作品100余件;以矢志革命的“老板娘”為主題,分“求學謀生 走向光明”“臨危受命 矢志不移”“持志有恒 懿范長存”三個部分,全面總結和展示朱端綬的革命精神與光輝的一生。
作為路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重要組成部分,朱端綬生平事跡陳列室將成為傳承紅色基因、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與已經對外開放的陳康白生平業績陳列和正在建設的康白科教廣場一道,為弘揚紅色文化、錘煉城市氣質添注了最生動、最有力的詮釋。
目前,位于江背鎮印山村的熊瑾玎故居修復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總投資500萬元。建成后,熊瑾玎故居與路口鎮朱端綬生平事跡陳列室將成為“力量之都大美星沙”這塊紅色沃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長沙縣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