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前往耒陽參觀交流
6月17日,郴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許宏、尹外平一行12人深入耒陽紅色革命遺址參觀學習交流,耒陽市委黨史研究室負責人陪同參觀并現場講解。
郴州黨史部門一行參觀了湘南起義革命遺址,收集相關歷史資料,借鑒耒陽在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及紅色基因傳承方面的一些做法及經驗,以此進一步推進湘南起義史料的整理開發。
在水東江梁家祠堂,大家饒有興趣的了解了朱德坐鎮耒陽指揮湘南起義,造兵工廠、建石印局并與伍若蘭喜結連理等革命歷史及故事,詢問了新建“出發地廣場”的相關情況。在培蘭齋,他們一邊參觀一邊詢問“松樹炮”“勞動券”、朱德和伍若蘭銅像等文物背后的故事,現場了解湘南起義專題館布展及“蘭花廣場”建設事宜,對耒陽同時開展兩個紅色廣場建設給予了高度贊賞。看到新修繕的伍若蘭故居,大家一致認為,伍若蘭是耒陽英烈中杰出的女性代表,應該宣傳好她的事跡。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耒陽市委黨史研究室負責人向客人介紹了耒陽在湘南起義史上創下的黨組織基礎最好、群眾參與面最廣、武裝力量最強、戰斗次數最多、犧牲人數最多、朱德坐鎮指揮時間最長等“六個之最” 主要事跡及突出貢獻,新建湘南起義專題館就是為了更好的把這段歷史挖掘呈現出來,打造紅色名片,展示耒陽歷史地位、提升紅色耒陽影響。同時就耒陽出臺的《紅色基因傳承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和項目實施情況作了匯報,并請郴州黨史研究室的同行在業務編纂、革命遺址群打造及場館建設方面多予以指導、幫助和支持。
許宏表示,耒陽黨史工作做得好,紅色資源挖掘利用得好,黨史場館建設得好,是耒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全體史志人辛勤付出的結果,尤其是三年行動計劃,獨具特色,在紅色遺址修繕保護、紅色鄉土教材編審、黨史宣教(馬阜嶺紅色故事匯推薦為國家支持項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和推介。
雙方都認為郴州耒陽山水相連,情同手足,黨史資源十分豐富,要加強聯系,增強交流溝通,在湘南起義歷史資料整理利用方面相互協作,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耒陽市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