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必振研究基地:“紅”“綠”融合促脫貧
5月18日,鼎城區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在趙必振研究基地——紅燁山莊召開。鼎城區委書記、常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二級巡視員楊易在會上指出,產業發展不僅能解決貧困戶脫貧的問題,更長遠、更重要的是能夠發展鄉村經濟、區域經濟,幫助人民群眾迅速致富、改變鄉村面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此次會議,對趙必振研究基地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趙必振研究基地——紅燁山莊坐落于有著“花木之鄉”美譽的鼎城區石板灘鎮,是“中國譯介馬克思主義第一人”趙必振先生的故鄉。2017年,紅燁山莊被確定為“趙必振研究會研究基地”以來,精心打造兩館一中心”,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程展示館”“凝聚向上的力量——非公企業黨建歷史發展館”和“趙必振文化研究中心”,增設氛圍燈光、蠟像雕塑、初心廣場等,形成了環境宜人、功能完善的紅色旅游景區帶。此外,還建設了以“必振號”“紅燁二號”為代表的鄉村民宿、農家樂、采摘基地等旅游配套基礎設施,開發必振老窖、必振私房菜等特色旅游產品,承辦各類研學活動,每年吸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市內外游客二十萬余人。紅燁山莊依托“趙必振研究基地”這一文化品牌,成功走出了“紅+綠”的文化融合發展之路,讓紅燁山莊真正“紅”了起來。


必振文化園


初心廣場
此次全區產業扶貧推進會選擇在趙必振研究基地召開,是鼎城區委、區政府對民營企業紅燁山莊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帶動周邊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充分肯定。近年來,紅燁山莊通過培育產業、促進就業、主動幫扶等措施,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脫貧增收,產業為本。2014年,紅燁山莊創立紅燁農業產業扶貧基地,開展“菜籃子工程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免費為聯結的農戶提供優質稻種、優質種苗、有機肥料,全程給予技術指導,并按照高于同期市場價收購農產品,通過深加工后進行銷售,為農產品謀出路、找市場,成功打造了“十里田田”“紅燁老壇” “紅燁情”等農副產品品牌。目前,紅燁山莊已與興隆橋村133名村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每戶年均增加收益16000元,實現了紅色文化、鄉村旅游、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在實施地方“鄉村振興”戰略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精準扶貧,就業先行。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紅燁山莊為貧困戶提供了講解員、廚師、園藝管理員等新崗位,并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目前,紅燁山莊有員工85名,其中貧困人口65名,除了管理層外均由當地村民組成,由此帶動附近3個村莊的村民就業,在“家門口”幫助他們找到了好“飯碗”。2019年,紅燁山莊支付給周邊村民工資110萬元,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就業脫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紅燁山莊所在地興隆橋村依托趙必振研究基地紅色旅游發展,不斷改變著面貌,環境越來越美,人氣越來越旺,腰包越來越鼓。
主動幫扶,奉獻愛心。興隆橋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53人,紅燁山莊主動結對幫扶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26戶71人。通過調查研究,紅燁山莊搭建專門領導小組,結合趙必振研究基地發展實際,制定“六大幫扶法”(即就業幫扶法、種植幫扶法、土地流轉附帶幫扶法、養殖幫扶法、民宿帶動幫扶法、加工產品幫扶法)和“能幫盡幫、因戶施策”的精準扶貧工作原則,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增收。其中,蔡二九、余友枝、于蓮珍等依靠種植優質水稻和蔬菜于2018年年底脫貧,“生豬定點養殖合作戶”樊金梅等4個家庭,也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子。截至2019年底,紅燁山莊結對幫扶的貧困戶25戶70人實現脫貧,僅剩1戶1人計劃本年內脫貧。
目前,趙必振研究基地——紅燁山莊已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五星級休閑莊園、湖南省休閑農業特色示范園,并被政府部門授予“鼎城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鼎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德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德市中小學研學教育基地”。今天的趙必振研究基地,紅綠正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