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思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不斷與災難做斗爭的歷史。中國歷史印刻著洪水、干旱、地震、瘟疫等災難的深刻記憶,每一次災難又是對民族精神的一次凝練和升華。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考驗這個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中國的人民信仰與堅守、英勇與智慧、責任與擔當,再一次以厚重的筆墨寫入人類歷史。
堅定的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人民點亮了前進的燈塔;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有了前進的主心骨。”中國共產黨具有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振奮全民族的精氣神,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面前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打響了世所罕見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組織強則戰必勝。
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戰“疫”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各級黨組織靠前指揮,廣大黨員、干部戰斗在前、引領在前;醫護人員面對風險,無私無畏、沖鋒在前;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即動、勇挑重擔;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志愿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青年一代“90后”“00后”在疫情防控,經受風雨洗禮,淬火成鋼。從救治病人的第一線,到基層防控的最前沿;從科研實驗室的日夜攻關,到工廠車間的加班加點;從鐘南山院士的一聲叮囑“非常時期不要出門”,到廣大人民群眾安心宅家、做好防護,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貢獻;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人人參戰,凝聚起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
不屈的精神。偉大民族精神是貫通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精氣神,是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力量源泉。戰“疫”就是戰場,在這個特殊的“主戰場”,武漢封控管理,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摁下“暫停鍵”,武漢和湖北人民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主動投身防控斗爭,是顧全大局、家國一體的奉獻精神。湖北一聲急喚,國家一聲令下,白衣戰士星夜集結,風雨兼程,是新時代中國人民不懼艱險、頑強拼搏的戰斗精神。科技、醫療領域注重科學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從單純性治療到“中西醫結合”并重治療,從定點醫院設置到方艙醫院的拓寬充容,從“人工”監測體溫和消毒消殺,到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疫情防控中大量應用,是中國人民的創新精神。
高效的舉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重大問題,在抗戰疫情中得到充分實踐。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越環境中,全國迅速形成防疫“一盤棋”,建強“兩個陣地”,突出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作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多個方艙醫院迅速建起;著力發揮社區防控陣地作用,強化網格化管理,廣大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將社區筑造成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提升治理效能,加強法治管理,快速反應組織人、財、物應對突發情況,保障民眾知情權、引導民眾正確應避免恐慌,依法嚴厲查處疫情期間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趁火打劫等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為科學防控、復工復產、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博大的胸懷。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精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國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序列、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在全面有力防控本國疫情的同時,積極推薦專家利用世界衛生組織平臺向有關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提供技術支持,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面對罔顧事實、不負責任的“誅心之論”,違背科學、顛倒黑白的謠言和偏見,用科學實事和抗疫擔當有力回擊,向全世界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