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珍赴麻陽、永順等地調研扶貧及指導“湖南革命老區貢獻與精準扶貧”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

3月22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珍在扶貧點麻陽營盤村親切慰問特困家庭

3月23日,在永順縣舉行了“湖南革命老區貢獻與精準扶貧”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座談會,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珍現場作了指導性發言
3月22至24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趙云、征集研究處處長桂新秋及宣傳教育處副調研員吳必文一行從長沙出發,先后赴麻陽、花垣、永順調研扶貧及指導“湖南革命老區貢獻與精準扶貧”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
22日下午,王文珍一行在懷化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曾祥勇和麻陽縣相關領導的陪同下,直奔省委黨史研究室扶貧點麻陽縣高村鎮營盤村,首先慰問了2、7組的三戶特困家庭,王文珍勉勵他們堅定信心,緊緊依靠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特別是要與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團結同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走上康莊大道。從村部到兩個新建設的產業園大概3公里左右,王文珍感嘆道:“兩年時間不到,我來了五六次了,這條從一片泥濘的坑洼路到稍平整的沙石路,再到今天規整的水泥路,路況變了,我的心情也變了。”“再看看彌猴桃和黑木耳兩個產業園,之前都是一片荒山荒地啊!一派豐收景象,村民臉上都掛著笑容!”
營盤村的確變了,從基礎設施方面的水泥路、山塘、水井、防洪堤、排水溝到產業方面的彌猴桃、黑木耳、環保碳,村民真切感受到了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和實惠,這是與全室傾情參與和扶貧隊辛勤耕耘分不開的。正如陪同的縣委書記李衛林贊譽的“省委黨史研究室領導對扶貧的高度重視和扶貧隊頑強執著的作風讓麻陽人民感動感恩”。在村部,王文珍還親切看望了村支兩委干部和視扶貧隊如親人的房東向秀文。王文珍離開村部時,特別叮囑扶貧隊員:一定要實事求是,團結村支兩委干部和廣大群眾,按三年規劃扎實推進扶貧工作,力爭圓滿完成任務。
23日清晨,在湘西自治州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劉克興等同志陪同下,王文珍一行趕赴“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十八洞村。村長施進南如數家珍般地講述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親切地拉家常、話發展的溫暖情景,并重溫了總書記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村長還詳盡地介紹了2013年以來全村的發展變化和今后的美好愿景。十八洞可推廣可復制的發展經驗讓大家有所悟有所獲。
23日下午,王文珍一行趕赴永順縣,參加了“湖南革命老區貢獻與精準扶貧”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座談會,會議由永順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劉毅主持,縣委副書記周建武出席會議,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黨史聯絡組老同志代表參加會議。
王文珍對永順縣委關于研討會的籌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進一步完善研討會方案談了三點意見:一要明確意義,深化認識。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黨史資政育人作用。革命老區的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的第一民生大事。“湖南革命老區貢獻與精準扶貧”學術研討會就是圍繞這個目的和意義舉辦的。二要突出特色,精心準備。征文要從學術層面考慮,要努力推出高質量,有說服力、有現實意義的文章,要深入對革命老區精神的挖掘,對今天的精準扶貧提供史料支撐。自治州和永順縣要認真結合這次座談會的精神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做到既突出重點,又合理合規。三要通力協作,辦出水平。要主動爭取各級重視,調動社會各方力量,通力協作,將研討會辦出高水平,力爭作為50年州慶和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活動。
周建武在座談會上表示,要以經典的學術文章和故事、精彩的活動展示、高質量的精品宣傳、精細的服務保障,精心辦好研討會。
24日上午,王文珍一行到達塔臥鎮,先后參觀了湘鄂川黔邊根據地紅二、六軍團革命烈士紀念碑、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員會和省軍區舊址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結合學術研討會的要求,王文珍向陪同的永順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強調,要深度挖掘塔臥的紅色故事,以厚重和詳盡的史料做支撐,特別是幾個舊址內還要盡量充實紅色文物,讓參觀學習者賭物思人,真正起到心靈碰撞和喚起初心的啟迪作用,在服務保障和硬件設施方面也要進一步加強,讓塔臥成為全國叫得響的紅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