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遠生巡視員赴平江、瀏陽調研
為了深入挖掘湘鄂贛蘇區史料、了解基層黨史工作的亮點和特色,2016年9月6日至8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巡視員夏遠生一行3人赴平江、瀏陽開展調研。
在平江縣,調研組與平江縣史志辦同志進行了座談。張足生主任介紹了近幾年縣史志辦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不斷拓展史志工作新領域,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2014年10月在平江成功舉辦的以“弘揚蘇區精神,促進區域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湘鄂贛蘇區論壇,共同探討如何將蘇區歷史資源轉化為社會發展的經濟資源之道,初步勾畫了“湘鄂贛蘇區區域合作與連片開發”的藍圖,唱響了湘鄂贛蘇區44縣抱團發展之歌。參與組織編寫《湘鄂贛蘇區紅軍史》、《湘鄂贛蘇區史》、《湘鄂贛蘇區史料數據統計》等,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蘇區歷史研究,廣泛宣傳了蘇區“創業艱難百戰多”及其歷史貢獻,為蘇區老區扶貧開發、振興發展不斷“造勢”、“發聲”,與軍事科學院共同承擔的課題《湘鄂贛蘇區紅軍史》預計將于2016年年底結題,將公開發行。編纂出版《平江年鑒》、《平江風情》、《憶當年》等黨史書籍及雜志,組建平江鄉友網,開發平江鄉友網微信公眾號,利用新的網絡平臺向鄉友及時推送家鄉信息,傳遞鄉情。
張足生主任還重點介紹了平江縣史志辦重視發掘蘇區紅色歷史資源,弘揚蘇區精神,促進縣域經濟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取得黨史資政惠民的顯著成效。從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近3年時間內,縣委、縣政府領導親自籌劃和指導,縣史志辦等部門竭盡全力,多方奔走,終于在2014年3月20日,成功爭取國家將平江納入原中央蘇區縣聯動發展區域,平江進入原中央蘇區聯動發展縣,對平江今后爭取中央和省市支持將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從長遠講,為爭取國家今后對老區和蘇區縣的支持取得了一張含金量很高的重要入門券。根據《規劃》關于“研究支持湖南原中央蘇區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規定,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支持湖南蘇區縣的有關政策,平江貧困縣脫帽后,將會享受國家支持蘇區縣的各項優惠政策和資金項目扶持。同時,按照中央要求,2016年8月15日杜家毫省長主持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湖南省委、省政府關于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平江等中央蘇區聯動縣為重點扶持對象。目前,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方面,全省18個中央蘇區聯動縣,中央預算內投資已設立專項資金,已安排我省7億元,連續10年,并隨財政收入增長而不斷增加,預計平江縣可得到專項轉移支付5億元以上。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安排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扶貧開發、生態建設等方面的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以及其他相關專項資金時,積極加大對湖南原蘇區的扶持力度,適當降低中央投資項目的地方投資比例。在享受省級政策方面,2015年《湖南省政府關于深化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規定加大對革命老區縣(即蘇區縣)的轉移支付力度。從2015年起,對平江縣的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由原來的不到200萬增加到2015年的2200萬元,2016年首批已下撥1500多萬元。
夏遠生巡視員對平江縣史志辦近年取得的工作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表示:資政惠民,是黨史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改革、加快發展的重要任務,平江縣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項扶持政策要進一步向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傾斜”的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原蘇區振興發展、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一系列文件,重視發掘蘇區紅色歷史資源,弘揚蘇區紅軍精神,促進縣域經濟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取得了黨史資政惠民的顯著成效,經驗值得各級各地學習參考。調研組幫助總結和修改了《平江縣重視發掘蘇區資源促進改革發展》的經驗,9日經張志初主任批準交辦公室作為黨史內參印發。
在瀏陽市,調研組直接深入瀏陽市小河鄉開展調研,實地考察了紅十八軍建軍地、紅一方面軍后方醫院、小河紅軍革命歷史博物館、小河烈士陵園、羅漢紀念園等一系列紅色遺址遺跡,收集有關資料,并與瀏陽市委黨史辦、小河鄉黨委書記、鄉長現場研討如何進一步發掘蘇區紅軍歷史文化資源,與省市文物部門銜接,爭取打捆申報省保、國保單位,以更好地發揮存史資政、惠民育人作用。調研組一行還參加了湖南籍早期重要黨史人物羅漢同志生平事跡座談會。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社會部主任毛新明(毛澤覃之孫)、海口黨史研究室調研員劉洪生等專家及羅漢家屬代表、長沙市委黨史研究室、瀏陽市委黨史辦共30余人參加了會議。夏遠生巡視員代表省委黨史研究室領導講話,他從6個方面評價了羅漢,強調銘記歷史,緬懷先驅,就是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要求通過對黨史人物生平業績和思想風范的研究宣傳,大力促進紅色歷史文化的研究、傳播和影響,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