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室2016年度第三次“道德講堂”活動在湖南黨史陳列館舉行

(活動現場)
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提升黨史人的道德素養,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三階段“講道德、有品行”專題學習,9月2日,省委黨史研究室2016年度第三次“道德講堂”活動在湖南黨史陳列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室主任張志初主持并講話,室領導、室機關全體干部、部分老同志代表和省黨史陳列館全體干部職工參加。
會議分三個階段進行。會議第一階段,室副主任謝承新以《做有史德的文明黨史人》為題,引經據典,從“史德的提出及基本內涵、我們在史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怎樣做有良好史德的文明黨史人”三個方面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且極富教育意義的黨課。
會議第二階段,雷鋒紀念館高級政工師、從事雷鋒精神宣傳研究30年的譚荒芳老師以《弘揚雷鋒精神傳承偉大品格》為題深情并茂地講述了雷鋒精神的五個方面的內涵:“赤膽忠誠的愛國主義精神、立足本職、忠于職守的螺絲釘精神、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扶危濟困、樂于助人的奉獻精神、勤儉創業的艱苦奮斗精神 ”,如何將雷鋒精神發揚傳承,大家也在她的身上看到、感受到雷鋒精神的縮影,深受感動。

(室主任張志初與譚荒芳老師合影,圖中右側書法作品為譚荒芳現場書寫)
第三階段,室主任張志初以“道德在高處”為主題,分享了三個觀點:第一,道德的位置在高處。作為黨史工作者,我們是廣義的意識形態領域辛勤耕耘的同志,我們要打造道德高地,而不是洼地,不是平地。第二,道德的內涵在高處。要處理好人和物質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和內心的關系。第三,道德的殿堂在高處。道德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有熔爐去錘煉、淬煉的。道德的殿堂在高處,我們的心要往高處走。第四,道德的尺度在高處。道德是可以衡量的,黨史研究室、黨史館的同志要用道德的尺子衡量我們的工作做得怎么樣,衡量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在道德的規范和約束之下。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我們要在“道德的高地”耕耘自己的史德,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高標準的文明黨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