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領航
95年前,一聲汽笛劃開迷霧,偉人毛澤東從湘江乘小火輪來到上海,又輾轉登上南湖的“紅船”。正是從那一刻出發,中國共產黨肩負起領航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使命,從一葉扁舟成長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巨輪。
萬里領航風相隨。這“風”,是有鮮明時代烙印的。
在拯救危亡中領航,“風卷紅旗過大關”。大革命失敗后,面對白色恐怖,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山溝里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井岡之風”的吹拂下,“星星之火”很快成為“燎原之勢”。在通道轉兵處,在延安窯洞里,在西柏坡總指揮所,在“進京趕考”路上,領航者總能“萬水千山只等閑”,指引著人們“風卷紅旗過大關”,驅走黑暗迎來光明。
在艱辛探索中領航,“春風楊柳萬千條”。新中國成立了,“一唱雄雞天下白”,億萬人民沉浸在“風景這邊獨好”的美好藍圖里。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面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下愚公移山志,敢破萬重困難關”,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展開了《論十大關系》的熱切深思和建設路徑的艱辛探索,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各族人民空前團結,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和物質條件。在大江南北,送走一個個“瘟神”,洋溢著“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喜悅。
在改革大潮中領航,“東方風來滿眼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矗立在深圳蛇口工業區的這個普通的標語牌,得到了鄧小平的肯定,見證著“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開啟了歷史轉折的新征程。中華大地,東風浩蕩,處處演繹著“春天的故事”。改革大潮勢不可擋,強國之路迎來“滿眼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制造國和貿易國,“神舟”飛天,“蛟龍”探海,南水北調……中國從未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英國《金融時報》說,“中國的崛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大的事件……使全球重心從西方轉移到了東方。”
在中華筑夢中領航,“長風破浪會有時”。走進國家博物館,感懷從昨天、今天到明天的復興之路;登上深圳蓮花山,莊嚴宣示改革決心;來到湘西十八洞村,拉著農民朋友的手,謀劃精準扶貧之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運籌改革大棋局,“既要取勢,又要取實”,奏響了時代最強音。“實干興邦”,中國共產黨“改革沒有禁區”,交出了一份份嶄新的成績單,一項項“難啃的硬骨頭”被攻克……在一串串數據的背后,是“長風破浪”涌現的“中國氣派”,書寫著永載史冊的筑夢篇章。
95年后的今天,一艘東方巨輪在“中國夢”的旗幟引領下,乘時代之“風”,聚磅礴之力,正更加意氣風發地豪邁遠航!
(張志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