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戰英烈·曾 玉
山東軍區獨立師副師長,1940年2月于山東濟南殉職
曾玉〈1912—1940〉,女,湖南郴縣坳上鎮蘇木頭村(今蘇仙區) 人。4歲喪母,7歲喪父,后由姑母撫養,12歲當童養媳。1928年初,曾玉同丈夫李石久一道參加了湘南起義,被編入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七師女子連當戰士,后調到師部當通訊員。4月,李石久在向井岡山轉移經資興時作戰犧牲,曾玉強忍悲痛,隨部上了井岡山。 會師后,部隊進行整編,部隊領導問她是回湘南還是留在井岡山,她堅定地表示:我是黨的女兒,走遍天涯海角,也要跟黨走。
在井岡山根據地,曾玉為紅四軍第十師第二十八團通訊員。戰斗頻繁,她常單槍匹馬,闖關過卡,完成通訊聯絡任務。一次,第二十八團在永新遭敵兩個團包圍,曾玉機智地沖出包圍圈,飛馬向總部報告。總部及時派兵支援,內外夾擊,全殲敵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在慶功會上,團黨代表何長工贊揚曾玉是位"靈活機智、勇敢頑強的好戰士"。
1930年2月,曾玉調任紅軍總部前線救護隊隊長,帶領80多人 奔赴前線,搶救傷員。在方石嶺戰斗中,紅三軍團軍長黃公略中彈負傷,曾玉冒著生命危險背著他艱難地走了五里多路,后才用擔架送往后方醫院。8月,她加人中國共產黨。
1933年,曾玉升任紅一方面軍一軍團獨立師第二團團長。在崇嶺,曾率部擊退敵軍孫連仲部的進攻;在撫州,打垮國民黨保安部司令姜仲華的別動隊。朱德稱贊她為"智勇雙全"的女團長。
1934年10月,曾玉率部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途經廣東仁化時,打敗粵軍2個營的阻擊。不久,她調任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第一團團長,多次出奇制勝,挽救危局。長征途中,她率部負責后衛阻擊,敵追兵緊咬不放,部隊減員嚴重。行至永州時,曾玉令其所在團的第二、第三營埋伏于道旁,佯敗誘敵,使敵放松警惕。待敵進至包圍圈內后,伏兵突起,全殲追兵,從而使部隊迅速渡過湘江。部隊行至貴陽附近時,前有川、滇軍圍堵,后有桂軍追擊,腹背受敵。曾玉令部分戰士化裝成桂軍,向滇軍發起攻擊,挑起敵軍內訌火拼,紅軍趁機快速轉移。遵義會議后,她又奉令率部在黃坪、婁山關等地擺出主力決戰架勢,牽制敵人達25天之久。待敵人發覺紅軍僅一個團兵力時,紅軍主力和黨中央機關早已渡過金沙江。
到達延安后,曾玉奉命在陜北邊區做婦女工作。她舉辦婦女骨干培訓班,半年內培訓上千名婦女干部,在縣、區、鄉建立婦救會組織300多個,掀起了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1939年冬,曾玉升任山東軍區獨立師副師長。她裝扮成富家小姐,行至濟南與地下交通員接頭時被汪偽特務所劫,審訊時被叛徒王桂魯識出。1940年2 月,曾玉在濟南平角嶺英勇就義,時年28歲。
噩耗傳到延安,朱德總司令特題寫"中華女士豪杰",以作哀挽。
(諶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