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感覺很震撼!”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通訊員 龔衛國 楊霞
昔日的戰爭路線圖,經典戰役的模擬場景,抗戰芷江受降的原始視頻,一張張泛黃的照片、當年的舊報紙……仿佛把游客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5月2日,一撥又一撥的游客慕名來到位于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感受抗戰文化的魅力。
“不少文物、文獻都是首次對外公開展出,紀念館從形式和內容上更加豐富了。”在紀念館展廳內,年逾九旬的芷江抗戰老兵劉道明激動地對記者說,自己記不清來這里參觀的次數了,現在館內通過圖片、實物、聲光電的場景復原,全面直觀地展現了芷江受降這段歷史。
“這是受降紀念館提質改造、重新布館后迎來的首個節假日,給中外游客一個全新的感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告訴記者,該館是全國唯一紀念抗日戰爭受降典禮的紀念館,這次重新布展以“勝利的見證”為主線,以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料和現代展示手段,生動再現了芷江受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在紀念館二樓展廳,展示了美國大兵約瑟夫·德當年拍攝的芷江受降照片,有日本投降過程及芷江全城歡慶抗戰勝利的場景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觀。
來自邵陽的李明生老人在兒女的陪伴下第二次來到受降紀念館。老人手持一張今年4月18日的《湖南日報》告訴記者,他從報紙上得知紀念館全新開放。為了親眼目睹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他再次來到芷江,并對照著報紙在展墻上一張張找尋著照片。談起重新參觀后的感受,老人由衷地說:“內容更豐富,創意很新穎,在這里,感覺很震撼!充分展示了芷江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地方。”
走進紀念館放映廳,這里正在反復播放抗戰受降的原始視頻。記者留心看到,游客們的臉上個個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來自四川大學大二學生李瑤觀后對記者說:“看過這段視頻后很振奮,很激動,作為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這次來旅游,受到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更加努力學習,為實現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全新開放的紀念館為游客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拓展了新的空間,也為我省紅色旅游發展增添了新亮點。”吳建宏介紹,5月1日至2日,該館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同比增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