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毛澤東
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字潤之,湖南省湘潭縣(今韶山市)人,1893年l2月26日出生于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30歲以前,他基本上生活和戰斗在湖南這塊土地上。在長沙求學時曾激憤地寫道:“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他“身無半文,心憂天下”,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立下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大志。1918年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發動湖南赴法勤工儉學運動。1919年領導湖南五四愛國運動,主編《湘江評論》,開始研究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秋在長沙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是黨的締造者之一。后任中共湖南省支部書記、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的工人運動。他是中共和青年團湖南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是湖南工人運動、青年運動、學生運動、農民運動的實際指導者、領導核心和精神領袖,在湖南領導和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韌和勃興。
1923年他出席黨的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任黨中央秘書。1924年國共合作后,在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均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代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為國民革命培養了大批農運干部和武裝骨干。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被譽為中共黨內著名的“農運王”。1925年冬至1927年春,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重要著作,指出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的極端重要性,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他是中共最早認識革命武裝斗爭重要性的領導者之一。長沙馬日事變后,他奉命出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指導湖南工農革命武裝力量反擊反革命叛亂。他當選為中共第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力主上山、下湖,保存革命武力以造成軍事勢力的基礎。
大革命失敗后,他在中共中央八七緊急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后到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秋收起義,任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率起義部隊上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同朱德領導的湘南起義部隊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紅四軍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湘贛邊界特委書記。當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以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實際出發,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他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闡述了這個理論。1930年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1931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曾任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主席等重要軍政職務,1933年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他同朱德領導紅軍開辟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由于黨內“左”傾領導者排斥毛澤東對黨和紅軍的指揮權,導致中央革命根據地淪于敵手,黨中央率紅一方面軍被迫戰略轉移。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入湘,他積極做工作促成紅軍通道轉兵。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他力挽狂瀾,批評錯誤的領導,提出正確的主張,得到大多數同志的支持和擁護,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事實上確立了以他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使黨和紅軍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過來。隨后,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他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中,闡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他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他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其最重要的軍事著作之一。他同周恩來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努力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全民族共同抗日。1937年夏,他寫出著名的哲學著作《實踐論》、《矛盾論》,為指導全黨完成民族解放的歷史任務奠定了理論基礎。
抗日戰爭時期,他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在延安領導全黨和人民軍隊,創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努力發動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建立和發展抗日根據地,發展人民武裝力量。他在延安窯洞里寫的《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等大量著作,使毛澤東思想多方面展開并達到成熟。1942年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著重提倡從實際出發和依靠群眾,糾正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為全黨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1943年3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1945年主持召開黨的七大,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1945年8月,為了防止內戰,爭取和平,他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
1946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內戰后,他以無產階級戰略家的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奮起自衛,粉碎國民黨軍的進攻,勝利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作戰,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解放了全中國。l949年3月他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作重要報告,制定了建設新中國的一系列大政方針。
1949年10月1日,他在北京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曾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等職。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恢復國民經濟,完成各項民主改革,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他主持制定過渡時期總路線,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正確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以后如何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這樣一個重大歷史課題。1954年他主持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6年4月,他作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957年2月作《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從50年代末開始,他領導中共同蘇共領導人奉行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控制中國的企圖進行堅決的斗爭。他領導建設了一支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陸海空各軍兵種合成的新型人民軍隊,為保衛祖國筑起了鋼鐵長城。70年代,他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面,為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建國以后,他從1950年至1975年,經常離開首都北京,到大江南北調查研究,視察農村、廠礦企業,通過調研、考察作出重大決策,展現了人民領袖的風采。在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始以后,他犯過嚴重的“左”傾錯誤,特別是于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動亂,給黨和人民帶來了極大災難。1976年9月9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3歲。
以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科學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毛澤東思想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關于政策和策略、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關于黨的建設的六方面內容,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即貫穿上述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他一生勤于讀書,善于總結經驗,著述極其豐富。已出版《毛澤東選集》5卷、《毛澤東文集》8卷、《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13卷及《毛澤東詩詞集》等大量著作。
鄧小平曾說:“我們要對毛主席一生的功過作客觀的評價。”他主持起草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為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功勛。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回顧20世紀的中國歷史時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的“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完成的。經過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并且從新民主主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這是中國從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勝利,也是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義的大勝利”。
毛澤東一生中進行過無數次農村調查,他身體力行,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的農村,深刻體察中國的民情和國情。圖為1958年毛澤東在河南農村視察。
1921年7月,毛澤東與何叔衡作為湖南黨的早期組織的代表,出席黨的一大,成為黨的締造者之一。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以毛澤東為首的憲法起草委員會起草的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圖為1954年3月,毛澤東與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合影。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思想原則。
八七會議以后,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創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井岡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
毛澤東是偉大的領袖,在子女眼里,又是一位慈祥的父親。圖為毛澤東和毛岸英、李訥(前一)在香山。
毛澤東是偉大的國際戰略家、新中國外交的奠基人。1974年2月,毛澤東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提出了關于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
毛澤東與女兒李敏等在北戴河游泳
毛澤東與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合影
毛澤東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圖為毛澤東在轉戰陜北途中。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全世界,開創了中國各族人民的新紀元。
毛澤東自始至終領導和關注著新中國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1955年1月,他領導作出了搞尖端技術,發展“兩彈一星”事業的歷史性決策。圖為毛澤東和科學家錢學森在一起。
毛澤東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
毛主席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