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建
女游擊隊長,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縣(今韶山市)人,1905年10月出生于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六七歲時過繼給毛澤東的父母做女兒,她的名字是毛澤東取的。1921年春,毛澤東回韶山,教育全家干革命,把她帶到長沙,就讀于建本和崇實女子職業學校,課余參加送信、站崗等革命活動。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上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夏改名毛達湘。經夏明翰介紹前往衡陽,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任學校地下黨支部書記,積極發展黨員,開展地下活動,工作卓有成效。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帶領三女師同學開展反帝愛國運動,抵制日貨,斗爭了衡陽商會會長,焚燒了堆積如山的日貨。
1926年夏天,北伐軍進軍湖南。她與共產黨員、省學聯負責人、丈夫陳芬,積極發動組織群眾支持北伐戰爭。后受黨的派遣到衡陽集兵灘農民講習所工作,舉辦了兩期培訓班,培訓農運干部400多人,發展黨員20多名。經常深入神皇山、園山、磴子嶺等處開辦農民夜校,發動組織農會,建立農民自衛隊,開展革命斗爭。她組織的神皇山農民協會被評為湖南省和衡陽縣模范農協。
1927年1月,出席了全省第一次婦代會。會后回到衡陽繼續開展農運,帶領群眾斗爭土豪劣紳。馬日事變后,湖南各地反革命氣焰囂張,她拿起武器,投入了武裝斗爭,帶領集兵灘一帶農民,襲擊地方武裝,拔掉土豪劣紳的據點。1927年9月,她和衡陽縣委負責人一道組建了衡北游擊師,多次夜襲挨戶團,鎮壓土豪劣紳,大煞了敵人的氣焰。
1927年10月,她接受黨的任務,同陳芬一道赴衡山組織新的縣工委,任縣工委婦運委員,作出了開展武裝斗爭、進行土地革命的決定。11月上旬,衡山農民游擊隊宣告成立,她參加游擊隊領導工作,有時扮成樸實無華的農家女,有時扮成珠光寶氣的貴婦人,往來于城鎮和鄉村間,刺探敵情,部署工作,帶領游擊隊員襲擊挨戶團,打擊土豪劣紳,炸縣衙,破壞敵人的通訊設備,行動神出鬼沒,敵人聞風喪膽,成了聞名的“女游擊隊長”。
1928年初,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指示,她和陳芬等組織發動了南岳暴動。此后不久兩人因身份暴露,轉移至耒陽,參加了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她任耒陽婦女聯合會負責人。1928年4月,朱德率部上井岡山,她和陳芬留在耒陽堅持游擊戰爭,分別任游擊隊隊長、黨代表,指揮游擊隊摧毀了敵人許多反動據點,處決了省議員、大土豪趙水生和劣紳李善,有力地支援了井岡山斗爭。
1928年5月初,她和陳芬領導的游擊隊在夏壙鋪與耒陽縣挨戶團遭遇,展開激烈槍戰,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不久,井岡山下來一支隊伍,襲擊了耒陽縣團防局,將她救出。因懷孕8個月,行動不便,當敵人反撲過來時,她堅持留下,隱藏在當地一個孤老婆婆家里。一個仲夏之夜,她的孩子出生了,因孩子的啼哭聲驚動了敵人,又被捕了。敵人以她系“毛澤東之妹,馬日前后,均負共黨要職”,把她從耒陽押到衡陽,繼之押到衡山,使盡種種手段和酷刑,她毫不畏懼,寧死不屈。1929年8月20日英勇就義于衡山縣城南馬廟坪,年僅23歲。毛澤建之死,毛澤東十分痛惜。1949年毛澤東曾說:“菊妹子的犧牲很可惜,她是個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