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波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主任兼新四軍駐湘辦事處處長,延安行政學院副院長。
湖南省寧鄉縣人,1888年出生于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1904年考入湖南省高等學堂學習,畢業后在寧鄉、益陽等地教書。1915年曾任廣東河源縣政府民政科長、高雷道尹署科長,深感官場腐敗。想做一個“好官”的愿望破滅后,于1918回到寧鄉,與好友謝覺哉、姜夢周任教于云山學校。3年后任云山學校校長,聘任進步的青年教師,購進大批進步的圖書雜志,向學生灌輸新思想,還組織師生參加社會活動。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深有感觸地說:“自加入本黨后,才知道單是做個好人,還不夠真正做人的意義,從此,想努力做一個為大眾服務的革命者。”北伐軍攻克長沙后,他來到省城,任國民黨省黨部書記長,努力推進國共合作。大革命失敗后,輾轉于武漢、上海、天津、北平、沈陽等地,終于在上海找到了黨組織,以天生祥酒店老板的身份,掩護黨的工作。1930年9月,他主持的秘密印刷廠遭敵破壞,被捕后判刑一年半。出獄后,被黨組織安排在中央機關工作。1935年2月再度被捕入獄,面對嚴刑拷打和威脅利誘,始終堅貞不屈,直至抗戰爆發才獲釋。
1937年10月,與徐特立一起被黨中央派到長沙,任八路軍駐湘通訊處主任兼新四軍駐湘辦事處處長。在湘期間,努力恢復和建立黨的組織,宣傳黨的抗日方針政策,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輸送進步青年去抗日前線和延安,籌措軍需物資支援前線,與國民黨頑固派作斗爭,使通訊處和辦事處成為中共在湖南公開活動的中心。1940年9月,被國民黨頑固派武裝押送離湘赴廣西桂林。11月,由中央調回延安,任延安行政學院副院長。他主持校務工作,大公無私,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團結同志,沉著冷靜處理問題,排解糾紛,深受全院師生的稱道。林伯渠曾回憶說:“行政學院初開辦,困難很多。我掛名正院長,凌波同志從沒有推過責任,也不肯告苦。”1942年9月3日,他和教育處長談完課程安排,又去察看學員伙食,突然由高血壓引起腦溢血,搶救無效,與世長辭,終年54歲。
全國解放后,徐特立重寫的碑文稱他是:“青年運動杰出領導干部,入黨后長期與敵人進行艱苦的斗爭。曾在白區擔任黨的地下工作十一年。其中三次下獄,在獄中近六年。凌波同志曾在中央技術部作機要工作,以無名戰士的精神,埋頭苦干。共產黨員不怕一切犧牲,不擇任何工作,聽黨的話,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凌波同志足為黨員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