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冬生
紅二軍團第四師師長,八路軍三五八旅旅長,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縣人,1908年4月16日出生于湘潭縣七都一甲一個貧苦家庭。7歲當放牛娃,后當過學徒,到煤棧挑過煤。1926年6月參加國民革命軍,隨軍北伐,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直屬特務營長陳賡的影響下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27年7月汪精衛(wèi)叛變革命后,隨陳賡離開武漢去南昌,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在起義部隊南下的會昌戰(zhàn)斗中,陳賡左腳受重傷,他冒著彈雨救護,又輾轉護送陳賡至上海療傷。同年12月7日,經陳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留在中央特科工作。
1928年1月,奉命護送賀龍等前往湘鄂邊開展武裝斗爭,公開身份為賀龍的警衛(wèi)員,實際上是中共中央的交通員。1928年春,賀龍部隊在湘鄂邊受到嚴重挫折后,他臨危受命,前往上海與黨中央聯系,匯報情況,聽取指示。此后,又多次往返于深山老林與上海之間,為賀龍部隊和黨中央傳送文件、信息。中共六大文件和井岡山紅軍斗爭的材料,都是他親手帶回湘鄂邊的,對紅軍和蘇區(qū)的建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賀龍正是在得到黨中央的指示后,決心建設“朱毛式”的紅軍,在部隊建立民主制度和政治工作,加強黨在軍隊的組織,使紅四軍從此步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廖漢生在回憶文章中說:“紅四軍發(fā)展成紅二軍團,湘鄂邊蘇區(qū)得到順利發(fā)展,對此,盧冬生是有功勞的。”
賀龍對他的出色工作非常滿意,1931年3月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中特別提出要求留他在湘鄂西工作,得到中央同意。從此他在賀龍身邊,先后任紅四軍手槍大隊隊長、紅二軍團警衛(wèi)營營長、第七師二十團團長,參加了創(chuàng)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2年9月,中共湘鄂西特委將監(jiān)利、沔陽、潛江等獨立團合并成湘鄂西獨立師,任師政委,率部參加了洪湖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反“圍剿”戰(zhàn)爭。在突圍戰(zhàn)斗中,領導兩個營斷后,在苦戰(zhàn)中與團長王炳南帶領的主力失去聯系,轉移至荊、當、遠地區(qū)。在離開主力、失去領導、敵情嚴重、給養(yǎng)不足的困難情況下,領導部隊堅持斗爭,發(fā)動群眾,擴大紅軍,發(fā)展到1000多人。1933年1月率部與紅三軍主力在鶴峰會師,不僅為處境困難的紅三軍增添了有生力量,而且?guī)Щ貛兹f塊銀元和一些布匹,為紅三軍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不久,任紅三軍第七師師長,參加了恢復湘鄂邊蘇區(qū)的斗爭。1934年10月,紅二、六軍團在黔東會師后,任紅二軍團第四師師長,參加了創(chuàng)建和保衛(wèi)湘鄂川黔根據地的一系列斗爭。1935年11月參加長征。1936年4月,指揮部隊在石鼓鎮(zhèn)扎木排搶渡金沙江,保證了紅二、六軍團順利過江。
1937年7月,紅二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一二○師,任該師三五八旅旅長,9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冬因健康狀況,經中共中央安排赴蘇聯療養(yǎng)。1939年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1年9月畢業(yè)。因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交通線被截斷,他與劉亞樓被分配到遠東地區(qū)參加反德、意法西斯戰(zhàn)爭。1945年8月5日,蘇聯對日宣戰(zhàn),出兵東北。他隨蘇聯紅軍回到哈爾濱。
1945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他為松江軍區(qū)副司令員。不幸的是,14日凌晨他帶著警衛(wèi)員去火車站取行李歸來的途中,遇上幾個蘇軍士兵搶劫,他出示蘇聯紅軍軍官身份證,對這種違法行為給予嚴厲批評。這幾名蘇聯士兵害怕處分,趁其不備,向他開槍,他倒在血泊中,犧牲時年僅3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