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展
楊展1920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清泰鄉板倉楊寓(現長沙縣開慧鄉開慧村)。她10歲那年,她的姑媽楊開慧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陳尸瀏陽門外識字嶺。楊展當時非常憤怒,說:“我去把姑媽背回來,我要為姑媽報仇!”姑媽的壯烈犧牲,在楊展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楊展的母親李崇德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冒著殺身之禍,遵照中共地下組織的指示,將她的3個表弟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送到上海,交給他們的叔父毛澤民,才使他們未被國民黨“斬草除根”。
楊開慧犧牲之后,湖南反動當局對楊展一家進行迫害,楊展父母不得不避難異鄉,楊展被寄居在長沙外祖父家。楊展的外祖父(即李立三之岳父)李老先生也跟楊展的祖父楊昌濟一樣,都是那個時代中國反帝反封建的先進的知識分子,都積極支持子女參加改造社會的革命活動。外祖父不但經常收留一些被敵人追捕的革命者在家過夜,還經常給楊展講救國救民的革命道理,這使得楊展的思想覺悟日漸提高。建國后,毛澤東曾對楊開智說,楊李兩家父母都是有高尚品德的,為革命做過好事。
楊展1926年進長沙周南女子中學附屬小學讀書,以后又在該校讀中學。在初中階段,楊展開始閱讀革命書刊,由于她思想進步,學習成績優良,又能團結同學,在高中時被推選為學生會的學習部長,同學們都親昵地叫她展展。
1941年秋,日軍對晉察冀邊區發動了極為野蠻殘酷的“鐵壁合圍”大“掃蕩”。邊區軍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英勇楊展烈士的反“掃蕩”斗爭。聯大校部轉移到平山、靈壽北部大山區——漫山地區進行隱蔽。一天,一股日軍秘密插進校部一部分機關的隱蔽地——滾龍溝西坡。當負責警衛的連隊發覺時,敵人已逼近滾龍溝西坡了。在緊急轉移中,山高路陡,楊展為掩護身體病弱的同志快速地撤離危險境地而不幸失足墜崖。當隊長和通訊員摸到崖底找到她時,只見她滿臉血污,昏迷不醒。隊長將水壺里的水喂給她喝時,她好不容易睜開眼睛斷斷續續地說:“隊長,你不要管我,去帶領大隊同志吧!”“我不行了,不能和同志們一起轉移了,我死了,請你把情況告訴黨和同志們。待抗戰勝利了,請轉告我的父母。”
敵人撤走后,同志們和當地群眾把她掩埋在她所犧牲的山腳下。
1949年8月5日,楊展的家鄉湖南長沙和平解放。
1949年8月10日,毛澤東發來電報,告訴楊開智、李崇德夫婦:“展兒于8年前在華北抗日戰爭中為國光榮犧牲。她是百萬犧牲者之一,請你們不必悲痛。”毛澤東的電報中所說的話,深刻地表現了偉大領袖對為革命而光榮犧牲的中華優秀兒女的哀思,給予他們崇高榮譽。
1977年11月14日,時任中共中央黨校顧問、原陜北公學老校長的成仿吾在北京會見楊開智時,誠摯地對他慰勉道:“你楊家既有楊開慧,又有楊展,有這樣的兩位同志,真是光榮的革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