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泉:新時期的若干重大問題(提綱)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新時期的歷史作了提綱挈領的概括。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對這段歷史作了高度評價。以此為依據來講新時期的若干重大問題。講四個問題:
一、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時期,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這是開創時期。事非經過不知難,開創很不容易。
1、鄧小平指出了正確方向,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原生態名稱。
2、由于“兩個凡是”的禁錮,在開辟這條道路過程中存在許多爭論和巨大阻力。
3、鄧小平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披荊斬棘的三大決策。
(二)這11年若干最重大的事件。
1、1980年8月鄧小平關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講話。
2、1981年“歷史決議”。
3、1982年黨的十二大。
4、1982年制定新憲法。
5、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6、科教體制改革的初步啟動。
7、1986年十二屆六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
8、1987年黨的十三大。
9、1989年政治風波和鄧小平的6月9日講話。
10、十三屆四中全會。
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時期,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一)十八大對這13年的定位。
最重要的:一是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是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三是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四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二)這13年的重大事件和重大舉措。
1、成功應對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
2、推進改革開放的三大舉措。
3、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
4、黨的十四大和十四三中全會《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5、經濟發展實現“軟著陸”。
6、鄧小平的逝世和黨的十五大的召開。
7、黨中央提出四大發展戰略。
8、我國加入世貿組織(WTO)。
9、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兩岸交流形成“九二共識”。
10、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三、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時期,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十八大對這10年的定位。
要點:一是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二是形成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三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四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這10年的重大舉措和重大事件。
1、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綱領。
2、抗擊非典取得勝利。
3、在抗擊非典過程中提出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
4、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目標。
5、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廢除千年農業稅。
6、黨的十七大的召開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部署。
7、成功應對汶川特大地震等。
8、成功舉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等三大活動。
9、成功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經濟科技成就顯赫。
10、海峽兩岸交流實現歷史性突破。
四、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十八大以后,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局面
(一)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布局和新要求。
十八大報告最突出的四大亮點:一是將科學發展觀提升為新的指導思想。二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作了新認定。三是規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四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強調了黨肩負著三大歷史重任,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十八大以來的重大舉措。
最重要的有:
1、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反腐倡廉出重拳,共產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
3、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全面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4、強有力地應對了幾個周邊鄰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挑釁,為應對突發事件作了應有準備。